中國報道訊(記者劉麗麗 陸琳 通訊員王幸子) 在北京和張家口兩個城市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國際奧委會即將投票表決的前幾天,河北省承德市的肖云燕把自己多年來潛心研做的第一批精美粗糧系列食品,送給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們先品嘗,再次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祖國申辦冬奧會。 自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的那天起,肖云燕的名字也像運動員創造的成績一樣載入了奧運史冊,人們稱她為申奧女。這還要從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說起。肖云燕這個頭腦非常超前的普通農村婦女,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富起來了,她富裕不忘國家,常想回報社會。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期間,僅有小學二年級文化的她,為了讓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看到中國的全民申奧氣氛和最基層農村婦女的申奧熱情,毅然決定參與申奧、支持申奧!它采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方式,組織承德、秦皇島市四縣的萬名婦女,歷時三年,耗資一百二十多萬元,做了一萬多雙手工千層底布鞋,精選出5雙作為中國婦女的一份特殊申請,直接寄給了國際奧委會和薩馬蘭奇主席,并挑選出有象征意義的2008雙送到北京支持申奧。肖云燕的愛過舉動徹底征服了國際奧委會委員們,中國實現了奧運夢。肖云燕的這一舉動,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主席、中國奧委會、國家體育總局,都給予了高度贊揚。申奧成功后,薩馬蘭奇主席代表國家奧委會為肖云燕寄來了多件禮物和一張珍貴的原版照片。中國奧委會為肖云燕頒發了全國唯一一份特殊的申奧榮譽證書,創下了百年奧運史上的奇跡,肖云燕成為全球申奧第一人、被譽為愛國之星。 薩馬蘭奇主席把這張在國際上發行過郵票的最珍貴原版照片送給了肖云燕。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禮物,是薩翁對她的肯定和信任,更是對她的鼓勵和傳承,肖云燕看著薩翁的照片,感動不已,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那一刻起,在她心中視薩翁為偉大的父親,她便按照民間習俗,以一個女兒的身份,特地到承德普寧寺,在全世界最大的觀音像——千手千眼佛前,為她心中的偉大父親請了開光祈福的信物,連同一封深情的信,一同寄給大洋彼岸的薩馬蘭奇主席,表明心愿。 現在薩馬蘭奇主席已經離開他奉獻一生的體育事業,與世長辭。但他的名字會永遠銘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奧林匹克精神不斷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體育事業,參與奧林匹克運動。肖云燕也不敢忘記薩翁對她的希望,一直想為傳承奧運精神,為人類的健康做點事情。發展體育事業的目的是增強人民體質,也是國家強勝的重要標志,然而人民身體健康是體育事業的基礎,強壯的體魄是冠軍的本錢,沒有健康,何來更高、更快、更強?怎么超越自我,挑戰人類極限?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亞健康人群不斷增多,食品安全備受關注,人們渴望安全的食品、渴望健康。眾所周知,粗糧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好處頗多,特別是清理腸道、強身健體,有著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食用粗糧食品,然而要想把粗糧做精,做好吃,且又方便吃,有很大難度。要不怎么會讓我們搶了這個:粗糧食品、“全國首創”的寶座! 多年來肖云燕不斷研究粗糧食品的精做技術,她想把對人體健康有諸多好處的粗糧,如玉米、小米、大黃米、黃豆、紅薯、蕎麥等磨成面,再用紅豆、綠豆、爬豆、云豆等做成餡,制作成松軟可口的《香餑餑》。又研制成功了適合兒童食用的粗糧食品,里面加上多種堅果,以滿足兒童成長對各種營養的需求。她研制的餑餑口感好,無任何添加劑,安全環保,而且品種多,適用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食用,稱為申奧女肖云燕粗糧系列食品,創造了全國首創。 肖云燕之所以把她的第一批產品,讓運動員品嘗,意在想讓全國的運動員,都能吃上她獨家首創的粗糧食品——香餑餑,讓他們身體好,好在奧運會上多拿獎牌,為國爭光。 對于傳承奧運精神,肖云燕有自己的理念。民以食為天,他研制的香餑餑之所以叫申奧女粗糧系列食品,是想通過她的食品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奧運,認識薩馬蘭奇主席,讓奧運精神發揚光大,也符合薩翁提倡的商業奧運理念。 肖云燕立志要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取得政府的支持,在承德為薩翁建一座紀念館。至于肖云燕其她的幾個大的項目,也正在運作之中。總之,肖云燕要在傳承奧運精神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才不愧為申奧女的稱號,更不愧為“愛國之星”。 |
相關閱讀:
- [ 08-01]通訊:見證榮耀時刻!——北京申奧之路
- [ 03-28]北京冬奧申委:將采納評估團建議以完善申奧規劃
- [ 03-26]張虹:肩負申奧大使責任與使命 全力支持申冬奧
- [ 03-09]成龍為申冬奧錄歌:上午為兩會,下午為申奧(圖)
- [ 02-14]冬季陽光體育大會沽源開幕 冰雪小將助力申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