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表現搶眼世界500強 55家公司上榜
2015-08-04 07:37:5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產業·公司】中國106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 中石化居榜眼,工商銀行最賺錢,未來民營企業更有機會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 何方竹 | 北京報道 近日,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發布,中國106家企業上榜,總數僅次于美國。中石化(600028.SH)超越殼牌石油位居第二,工商銀行(601398.SH)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最能賺錢的企業”。中國絕大多數上榜企業排名上升。 中國銀行業為何表現搶眼 從世界500強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銀行業上榜公司總數55家,保險及其他金融行業49家,金融類上榜企業超過100家。礦產能源類企業(煉油、采礦及原油生產、能源)以78家居其次。 從總數上看,兩者相差不大,但兩類行業的盈虧情況卻相距甚遠。據記者粗略統計,在利潤最高的50家企業中,13家來自金融行業,8家來自礦產能源行業;而在“虧損50強”的子榜單中,只有兩家金融類企業,礦產能源類企業占21家。 對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劉俏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在投資拉動的、粗放式的經濟發展階段,提供原材料、能源的企業和銀行業很容易做大規模,這個榜單上的企業多集中于生產要素市場,集中于上游市場。 波士頓咨詢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何大勇進一步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解釋宏觀經濟背景與企業排名的相關性。他認為,美國和中國是世界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所以上榜的金融機構主要來自美國和中國。“往年日本經濟好的時候,日本的金融機構排名也不錯,現在日本經濟低迷,日本金融機構多數在排名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國的排名絕大多數都是往前升的,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比以前慢了一點,但是總體還是上升的趨勢。中國有大量金融機構上榜主要是宏觀經濟的支撐。”何大勇表示。 即便處于同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之下,行業之間仍然表現了巨大的差異。就中國上榜企業情況來看,50家最賺錢的企業中,12家來自金融行業,其中有7家是中國的銀行。而50家虧損最嚴重的企業中,有14家中國的重化工企業。 中國的銀行為何能表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何大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首先,銀行業是一個“規模至上”的行業,在規模做上去之后才能把成本攤下來,而中國的銀行在規模上是有優勢的;其次,雖然在推進利率市場化,但是中國的銀行存貸利差仍有兩個百分點以上,這一塊有較大的利潤;再次,由于中國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銀行相對于歐美銀行來說,去年的不良貸款率還是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而歐美銀行在消化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壞賬和去杠桿侵蝕掉相當一部分利潤。 |
相關閱讀:
- [ 07-30]首批30個歷史文化街區公布 福州三坊七巷上榜
- [ 07-28]漳州首次發布快遞服務排名 順豐、韻達和EMS上榜
- [ 07-25]福州11家企業上榜軟件企業200強 數量居全國第五
- [ 07-23]山西公布8家單位巡視整改內容 省婦聯糧食局上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