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表現搶眼世界500強 55家公司上榜
2015-08-04 07:37:5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500強”還是“500大”? 良好的宏觀經濟背景催生大企業,大企業也會反過來重塑宏觀經濟的格局。在榜單出來之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上,中國企業2013年相比之前增加了16家,2014年增加了5家,2015年增加6家,如果繼續在世界500強中保持這樣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將在2020年趕上或者超過美國。李錦說:“上榜企業持續增多、排名普遍提升,說明中國企業在做‘大’的方面仍保持著高歌猛進的良好勢頭。這說明中國進入大企業時代。” 劉俏認為,上榜的中國企業無疑可以稱得上大企業,但是它們還不夠強。“實際上,僅僅依靠銷售收入這一指標,只能說明它是大企業,財富500強不如稱‘財富500大’。” 以銀行業為例,類似的觀點在波士頓咨詢年初的一份題為《新常態下全球銀行業再平衡》的報告中也得到印證。參與此份報告撰寫的何大勇從組織管理、銀行業務、客戶體驗、創新能力等等方面分析了中外銀行的表現差異。何大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中國銀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中國向上的宏觀經濟背景,而在精細化管理、市場應變上中國的銀行還尚有不足之處。舉例來說,歐美銀行對客戶體驗的注重由來已久,中國的銀行雖然已經注意到客戶體驗,但是經驗還不夠充分。中國雖然互聯網金融發展飛速,但是銀行系統內、保險系統內對數字化響應的速度還不夠快。在國際化方面,主動布局和調整的能力還有待考量。 劉俏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中國的企業要變強,首先應當實現盈利。但是很多中國的企業進入了虧損榜單,這是過去20年來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和盲目擴張的后果。 劉俏認為,在不能依賴投資率的提高獲得增長的時候,應該著力提高資本收益率,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把戰略和經營側重點從對“大”和“規?!钡淖非筠D向對“偉大”和“質量”的追求。 未來將有更多的民營企業上榜 劉俏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中國的106家上榜企業僅有11家是民營企業,“這個數量還是太少了,很多受到市場認可的企業,極富創新精神的企業都沒有上榜,像BAT三家均離財富500強的門檻較遠。” 今后中國會否有更多的民營企業進入財富500強的榜單呢?劉俏認為,這取決于中國經濟未來5到10年的發展,中國未來經濟要轉型,對企業的要求就比較高,不僅要追求規模還要追求投資回報,這種情況下誰轉型快,誰就有機會進去?!拔覀€人感覺民企相對來說更有優勢,我覺得民企的數量會慢慢增加。”劉俏說。 劉俏同時認為,目前國企的兼并重組較多,通過并購整合成具有規模優勢的大企業仍然是國企上榜的動力之一。例如去年剛合并的中國中車,因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合并前銷售收入均達到了800億元,加總就是1600億,超過了今年財富500強237.2億美元,保持這樣的勢頭,未來像中國中車這樣的企業也會入選。 “但是,如果兼并重組是為了擴大規模,進所謂的500強,那這個兼并重組從一開始就可能錯了。并購應該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為主,不是一味地擴張?!眲⑶握f。 |
相關閱讀:
- [ 07-30]首批30個歷史文化街區公布 福州三坊七巷上榜
- [ 07-28]漳州首次發布快遞服務排名 順豐、韻達和EMS上榜
- [ 07-25]福州11家企業上榜軟件企業200強 數量居全國第五
- [ 07-23]山西公布8家單位巡視整改內容 省婦聯糧食局上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