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今年底召開的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1)將簽署把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協議。普萊斯認為,如果達成協議,將影響此后百年乃至千年的人類歷史。早在2009年,百余個國家簽署的《哥本哈根協議》同意設置2攝氏度作為氣溫上升的上限。學界普遍認為,超過2攝氏度的氣溫上升將不可逆轉地改變地球環境。 在科普講座上,普萊斯用圖表、數據向在場的聽眾說明,盡管地球氣溫呈現周期性變化,但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的上升出現了異常,而二氧化碳是主要原因。南極冰層記錄了60萬年的地球二氧化碳濃度數據,這些數據反映地球二氧化碳濃度在1950年突破了此前60萬年保持穩定的極大值,并在過去60多年間一直急劇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動,100年后地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攝氏度,由此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將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重大影響。 普萊斯在騎行途中發現,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公眾在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上存在明顯的差距,這一現實對發展中國家尤其不利。他舉例說,孟加拉國的大城市已經人滿為患,按照現在的全球碳排放水平,在不久的未來,該國1400萬人口將不得不離開沿海城市。相比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缺少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資金,無力修建基礎設施,社會治理能力差。然而發展中國家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度更低。 普萊斯稱,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采取了“非常積極”的措施。中國在2014年11月與美國達成了溫室氣體減排協議,并且在今年承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六成。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財富》稱中國有望在2015年安裝140億瓦的太陽能電板,占世界新增太陽能發電量四分之一。普萊斯希望中國能勇敢地執行減排計劃。 普萊斯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周內從成都騎行到北京。隨后,他將經過蒙古、白俄羅斯、土耳其、波蘭等國,直到抵達法國巴黎,與從北極出發的挪威科學家爾蘭·穆斯特·克努森匯合。在這個名為“兩極到巴黎”(Pole To Paris)的公益項目中,兩名科學家將途徑15個國家,通過視頻記錄全程,突出強調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對于全球應對氣候變暖的重要意義。 |
相關閱讀:
- [ 08-05]呂厝社區走進“神奇的藝術” 近距離觸摸科學
- [ 07-29]漳州首家縣級科普館在龍文開館
- [ 07-23]科普勘誤怎樣才更高明?
- [ 07-22]血站“叫板”郭敬明是專業炒作嗎?
- [ 07-22]“叫板”郭敬明的炒作式科普有何不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