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關鍵詞”
2015-08-11 16:55:17?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2015年 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關鍵詞4】“一帶一路” 【經典論述】 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耙粠б宦贰苯ㄔO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 【解讀】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曾撰文評論稱,“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東面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面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其間是廣袤的潛力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內涵豐厚,意義深遠,將譜寫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經濟日報》評論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 |
相關閱讀:
- [ 01-20]楊岳:認真貫徹習總書重要講話精神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 [ 01-06]習總在《求是》雜志談啥是為官一面鏡子?
- [ 12-21]習總澳門談中華文化:一書在手,其樂無窮
- [ 11-10]觀習總棋局:關于亞投行、絲路基金、一帶一路、APEC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