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炒作“中國黑客”入侵美高官電郵 我大使予以駁斥
2015-08-12 07:02:26?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 王曉雄】“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又向美國媒體透露有關“中國黑客”的“獨家消息”了,這次炒作的內容是美國政府高官的私人電郵遭入侵,涉密內容可能已被“黑客”掌握。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0日報道稱,“中國黑客”至少從2010年4月開始,一直試圖入侵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的私人電子郵箱。中國網絡問題專家秦安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美國媒體頻繁渲染“中國黑客”已經沒有多大意思,最好還是多報道些有建設性的內容。 NBC這則報道的消息源是一份美國國家安全局2014年的絕密簡報,以及一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這名情報官員稱,黑客在2014年國安局發這份簡報時仍在繼續他們的網絡攻擊,目標是美國負責國家安全和貿易事務的最高層政府官員。美國安局的簡報顯示,“中國黑客”還會竊取政府官員的電子郵箱通訊錄,通過向其朋友和同事發送惡意軟件來滲入他們的社交網絡。美國官員先后使用“跳舞熊貓”和“紫水晶軍團”代號稱呼“中國黑客”的這一行動。 NBC稱,國安局的簡報和消息人士都沒有透露私人電子郵箱遭入侵的政府官員名字和職務級別,但“中國黑客”發起行動的時間與希拉里·克林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時間(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重合,她前段時間被爆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 NBC在報道中還匯總了另外一些有關“中國黑客”的報道: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中國黑客”攻擊過總統候選人競選團隊的電子郵箱,成功入侵了麥凱恩的私人通訊系統;據斯諾登此前披露的一份美國國安局文件顯示,中國在2010年末試圖窺探4名美國官員的電子郵件,包括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邁克爾·馬倫海軍上將;上周NBC稱,美國國安局的一份秘密地圖顯示,“中國黑客”在近5年的時間里成功攻擊了美國600多個目標,包括政府機構以及谷歌等公司。 NBC的這篇獨家報道迅速引起各大媒體圍觀,有的直呼美國的網絡環境令人無法放心,有的則煞有介事地分析起“中國黑客”攻擊官員私人電郵行動的原因。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列舉了三點:首先,此事表明,美國政府官員是網絡安全最薄弱的一環,他們容易落入釣魚陷阱,讓黑客輕易獲得用戶名、密碼和其他重要信息;其次,入侵電子郵件或許只是黑客拿到的第一把鑰匙,它能使政府雇員的整個電腦系統落入險境;最后,該網站提到了希拉里的“電郵門”,暗示“中國黑客”獲得的官員個人電郵內容中有可能包含國家機密信息。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朱海權1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打擊跨國網絡黑客攻擊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進行無端指責、搞麥克風外交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適得其反”。英國《衛報》11日報道稱,技術咨詢顧問韋恩斯特恩表示,他對美媒將政府官員私人電郵遭攻擊一事歸咎于中國持懷疑態度。他說:“許多郵箱地址都公布在了網絡上,遲早會遭到釣魚襲擊。如果有黑客采用釣魚方式攻擊了數億個電子郵箱,其中肯定包括了政府雇員的賬戶。”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外交官員日前正在為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做準備。美國媒體在這個關鍵時期頻繁炒作網絡安全話題,有為美國在“習奧會”之前造勢的考慮,屆時網絡問題可能成為中美兩國領導人會談的重點。 秦安表示,看待這種炒作須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中美高級官員會在這段時間密集見面,美國政府沒有必要把絕密文件交給媒體發布;第二,美國是一個所謂的新聞自由國家,政府和媒體不一定存在默契,往往有分歧;第三,西方媒體善于編故事;第四,中美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網絡強國,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渲染沖突。 |
相關閱讀:
- [ 08-07]美報告稱中國黑客攻擊“精準化” 中國已“適應”炒作
- [ 08-07]美報告稱中國黑客攻擊“精準化” 中國已“適應”炒作
- [ 08-04]美國欲報復“中國黑客”攻擊 中方專家稱后果很嚴重
- [ 07-09]希拉里四天兩提“中國黑客威脅” 對華強硬意料之中
- [ 07-06]希拉里獨立日夸張言辭 妄稱中國“黑客入侵美國一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