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簡政放權觀察:權力下放后如何接得住
2015-08-13 21:32:5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隨著地方簡政放權的深入推進,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是重中之重。不僅中央政府率先垂范,大刀闊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按照中央要求將原本屬于省級部門的權力逐步下放到基層,發揮基層政府就近管理的優勢,方便企業和百姓辦事。大量權力接踵下沉,基層政府如何接權成為關注焦點。 權力下放“灰色地帶”蠶食改革紅利 安徽蕪湖一家中外合資娛樂企業負責人說,過去在地市辦個娛樂場所,不管多遠都要跑到安徽省文化部門去審批,一來一回費時間費精力,現在不用跑了,本地文化部門就可以直接審批,省時省力。 作為簡政放權的“硬招”之一,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首當其沖。記者在基層采訪了解到,行政權力的取消和下放有效地給企業和社會松綁,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例,取消注冊登記制后,僅安徽今年1月份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就增長超過40%,形成新一輪創業熱潮。不過,隨著簡政放權深入推進,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的改革紅利在逐漸釋放的同時,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一些暗礁藩籬也逐漸顯現。 ——明放暗收。地方在強力推進審批領域改革的過程中,一批下放的審批權被中介從政府手中接過。這些具有官方色彩或背景的中介機構,或掛靠在政府主管部門名下,或由政府退休干部任職,利用行政影響力破壞市場公平。這些被稱為“二政府”的“紅頂中介”,蠶食簡政放權改革紅利。 ——放權“躲貓貓”。一位政府部門的審批人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單位有一項廣告審批權,雖然按照相關規定這個審批權可以下放到基層,但上級部門卻遲遲不批準給基層專網審批接口。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權力“想下放也下放不了”。海南省政務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經過前幾輪的改革,容易清理的行政審批事項都已取消下放,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改革觸及部門核心利益,一些部門不太愿意放權,存在放權含金量不高、責放權不放等現象。 ——有人放接不住。一位投資人想在東北某市申請辦一個幼兒園,結果按照規定把材料報上去后卻遲遲等不到回音。后來才發現,由于這一審批事項已經由市民政部門下放到區民政部門,但因區里從未辦過此類審批,所以工作人員臨時研究文件,遲遲不敢動筆審批。基層干部告訴記者,隨著權力層層下放,基層政府增加了許多管理事項,人變得越來越忙;但因不熟悉新的管理業務,處理事情有些摸不著頭緒。 |
相關閱讀:
- [ 08-05]地方政府無權限制民眾辦壽宴
- [ 07-16]福建省政府十舉措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福建首批地方政府債券成功發行
- [ 07-16]今年福建首批地方政府債券成功發行
- [ 07-15]臺灣選舉社會特色:地方政府買票買到快破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