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缺位導致資金頻遭蠶食 新農合資金緣何成為“唐僧肉”?經有關部門調查分析,問題主要集中在制度的執行不力和監管的缺位。 首先是行業監管不到位。“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監督多通過報告述職的形式進行,主動檢查監督的少,且檢查重點往往在于工作規范化方面內容,對權力的運行狀況缺乏深入細致考察,沒有發揮上級強有力的制約作用。”蔣興勇表示。 吳建良也印證了這一說法:“全州新農合主管部門監管人員183人,其中審核人員81人,按每年平均補償644萬人次來算,每個人要審核8萬人次,力不從心。甚至有的私立醫院是當地的招商引資項目,出于保護發展的目的,主管部門根本不去監管。” 再是責任追究不到位。吳建良介紹,新農合行政主管部門對套取騙取資金的行為睜只眼閉只眼,最多只是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從2006年開展新農合以來,全州無一例吊銷醫療機構許可證、吊銷執業醫師許可證的記錄。” 部分醫療機構管理運行不規范也是重要原因。安順市紀委通過隨機抽查的方式,發現普遍存在病歷不齊的問題,如安順開發區幺鋪鎮衛生院從2011年初至2013年底共缺病歷80余份,且現有的部分病歷書寫不規范。其他諸如違反基本藥物“零差率”、財務管理混亂、非法行醫等現象也是屢禁不絕。 基本藥品制度的實施有待完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價格原則上要低于市場價,但實際上相當部分平臺上的基本藥物價格顯著高于市場價,虛高的價差,為賄賂犯罪留下了充足的利潤空間。如基本藥物(省平臺掛網)注射用血栓通0.15g價格為32.8元/瓶,而同類藥未掛網批發到個體診所的注射用血栓通0.1g僅售13.5元/瓶。“老百姓常用、價格低、效果好的藥品未列入省級采購平臺目錄內,以致醫療機構在平臺外自行購藥,引發商業賄賂。”蔣興勇說。 此外,政策宣傳不到位、群眾知曉率低也是重要因素。“從走訪的患病群眾看,群眾對新農合的報銷政策知曉率不到10%,特別是對國家基本藥物指導價幾乎不知道,村醫喊多少價,群眾就給多少錢。”吳建良說。 |
相關閱讀:
- [ 07-31]別只查“男人做陰道鏡檢查”的騙保行為
- [ 07-31]56歲男人也做陰道鏡檢查?荒唐騙保行為被揪出來
- [ 07-24]莆田:雨天故意制造車禍欲騙保 視頻監控舉證現原形
- [ 07-24]四川省規定騙保5000元以上 移送公安機關
- [ 06-04]檢方介入調查“靈璧騙保案” 相關人員涉瀆職犯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