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遇難者“頭七”。部分犧牲戰士家屬和天津消防系統官兵代表,來到天津市公安消防開發支隊特勤中隊院內的吊唁靈堂。 靈堂搭在特勤中隊的籃球場一側,里面擺放著19位犧牲的消防戰士的遺像。這19位犧牲的戰士來自天津公安消防開發支隊、八大街支隊、保稅支隊。吊唁靈堂正對面,豎立著一排留言板。家屬和戰士們早已在上面寫下密密麻麻的哀思。 9時,家屬和來自天津消防系統的官兵代表走進靈堂全體面向遺像默哀。 犧牲戰士的父母大多被人攙扶前行,一些家屬把白色、黃色的菊花放在烈士的遺像前。 一位犧牲消防員的母親從靈堂里走出來,她已經哭成了淚人。她把慰問品發放給見到的每一位戰士,并扶著值班戰士的胳膊,邊抽泣邊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記者看到,消防官兵在19位消防戰士遺像前鞠躬后,都會再走到熟悉的戰友遺像前再鞠躬。 上午9時至下午5時,前來吊唁的人幾乎沒有間斷,烈士遺像前擺放了大量鮮花。 “我心里怎么也不想承認” 19位戰士的遺像擺放成兩排,第1排右數第3張是特勤中隊戰斗二班班長林海明。在特勤中隊院內,《法制日報》記者見到了付小義,他向記者回憶起自己最要好的戰友林海明。 付小義是天津市公安消防總隊開發支隊特勤中隊通訊班班長。他告訴記者,特勤中隊共有6名消防戰士犧牲,當天出現場的4部消防車,一部都沒有回來。他略猶豫后告訴記者,還有一位戰友失聯,生死至今不明。 12日晚,付小義在通訊班休息室,與值班室一墻之隔。 晚10時52分,突然警鈴大作。1分鐘后,特勤中隊4部消防車載著24名消防戰士呼嘯而出,林海明也在其中。 特勤中隊距事故核心區3公里左右車程。付小義剛剛在值勤室打開窗戶,巨大爆炸聲傳來,他險些被震碎的玻璃砸到。看到窗外騰出火球和蘑菇云,他心里一沉,“壞了”。 按程序,火警出動、火場報滅、請示歸隊等環節都要向指揮中心請示報告。爆炸后,特勤中隊電臺里一片寂靜。當晚,付小義沒有等到林海明歸隊。 付小義再見到林海明是兩天后,離爆炸現場最近的醫院——泰達醫院的急救中心大門廳里。搜救隊發現林海明的遺體,為保證準確,特勤中隊還是安排了辨認。 林海明雖然面部略有水腫,但面容很安詳。醫生告訴付小義,是爆炸的沖擊波奪去了林海明的生命。 “我一眼就認出是他了。即使是親眼看到他,但我心里怎么也不想承認。”付小義說,“大夫告訴我,犧牲的戰士體重140至145斤、身高170至172公分。我心想,是他了,我以前還一直逗他‘你沒我高’。” “他有白頭發。”付小義仍不愿接受,他又讓戰友發來林海明的證件照比對。 “頭發是黑色很正常,是被煙熏的。”大夫解釋。 付小義在QQ上給6年并肩戰斗的林海明留言:“兄弟,咱哥倆還有很多悄悄話沒說完!” “在弟兄們心里,他威信很高” 付小義晚林海明一年入伍,兩人相識于2009年,那時還不很熟悉。3年后,兩人都調到開發區特勤中隊,成了無話不說的兄弟。 付小義介紹,林海明當兵第二年,就被天津公安消防總隊評為“優秀義務兵”,獲得個人三等功;在特勤中隊被評為優秀班長并獲得獎金;在消防鐵軍比武中獲單項“能手”稱號。 “林海明承擔的任務角色特別多。”付小義翻著手機里存的照片,對記者說。林海明作為戰斗班班長會請弟兄們吃飯,會親自下廚給生病的戰友煮面條,值完夜崗回到宿舍會幫戰士蓋好被子。“在弟兄們心里,他威信很高”。 而生活里,林海明給付小義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很會過日子。直到去年,林海明一直用著幾百塊錢的手機。“年輕人哪有用那種手機的?”付小義又補充道,“卡得很。” “我每個月生活費要小1000元,而林海明只花兩三百元。我孩子都兩歲了,他去年才結婚。”付小義說。 付小義告訴記者,林海明不善跟女孩子交流,家里曾為他的婚事著急。林海明家在遼寧營口,家里介紹對象,他要么工作太忙不斷推遲假期,見不成面;要么就是人不合適。 去年,林海明婚事終于有了進展。付小義說,林海明終于找到了有默契的另一半。 此后,林海明不斷跟戰友們分享著好消息,他結婚了;他用12年攢下工資在老家全款買了婚房;愛人給他換了剛上市的蘋果手機;今年入夏時,林海明跟付小義分享了自己愛人懷孕的消息,30周歲的林海明要當爸爸了。 付小義說,到今年11月,林海明服役就滿12年面臨復轉。在走和留之間,他希望轉四級警士長,留在消防一線。 而這一切,在8月12日晚戛然而止。 □ 記者 張昊 |
相關閱讀:
- [ 08-19]李克強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
- [ 08-19]天津事故附近居民家中可能殘留危化品
- [ 08-19]天津民眾街頭追思812事件遇難同胞
- [ 08-19]天津爆炸事故:國難面前,發聲需理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