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海陸空”監測網回應四大環境質疑
2015-08-21 10:0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董冠洋)20日,距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已過去9天。迄今,爆炸造成的危險化學品逸散,仍牽動人們的神經。 根據天津官方19日透露的信息,此次爆炸區內的危險品包括,硝酸銨、硝酸鉀在內的氧化物共有1300噸左右;金屬鈉、金屬鎂等易燃的物體有500噸左右;以氰化鈉為主的劇毒物700噸左右。 天津的空氣、淡水、海水是否安全?目前,官方已鋪開“海陸空”24小時環境監測網,事故現場周邊共布設環境空氣固定檢測點位10個,流動篩查點位8個,水環境監測點位42個,海水環境監測點位5個,持續實時24小時不間斷監測。 天津港空氣狀況如何? 19日零時至24時期間,事發地周邊十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和8個空氣流動篩查點位均未檢出新的特征污染物,各點位、各項特征污染物濃度均未出現超標。事發地警戒區外及事故區域周邊5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檢測站的6項常規污染指標數據顯示空氣質量為2級良。 日前,一則關于天津港爆炸核心區檢測出“神經性毒氣”的新聞引爆輿論。對此,國家神經性毒劑中毒救治標準的起草者、軍事醫學科學院王永安研究員分析稱,神經性毒劑合成極為復雜,從爆炸現場探明化學原料、結合神經性毒劑的核心原料和生產條件來看,事故現場根本沒有產生神經性毒劑的可能,且目前現場專家組并未聽說有神經性毒劑中毒病例。 海河出現大量死魚? 天津官方回應:正在調查。 20日下午,天津濱海新區海河閘岸被爆出發現大面積死魚,距離天津港爆炸中心約6公里。是不是天津的水出現了問題? 對此,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回應說,死魚的原因有很多,環保部門已派人到現場,與漁業、水產等相關部門專家展開調查,一旦查明原因,立即向社會公布。他強調,目前事故的所有污水都封堵在事故區內,做到“指標不達標不排放”。之前對海河的特征污染物有檢測,未發現超標,但目前還沒有在大面積死魚地點設立海洋監測點。 鄧小文同時表示,由于海河受閘控影響,是死水,同時由于污染物通過天津入海,在夏季氣溫較高時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引起魚類缺氧而死亡。 天津市的陸上淡水環境如何? 官方介紹,19日零時至24時期間,42個水質檢測點位中,警戒區內點位26個、警戒區外點位16個,對照天津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5類標準,共有25個點位檢出氰化物,其中8個點位超標,全部位于警戒區內,最大超標倍數356倍。警戒區外16個點位尚未出現氰化物超標,其中6個點位有氰化物檢出,但濃度較低,最高的僅相當于控制標準的8.2%。 渤海是否安全? 總體而言,海洋生態環境目前安全。 中國國家海洋局20日通報,天津港港池海域3個站位檢出極微量氰化物,最大濃度為0.00105mg/L,低于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0.005mg/L)。天津港港池海域5個站位檢出揮發酚,其中3個站位揮發酚濃度低于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0.005mg/L),2個站位高于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最高值為0.00727mg/L。 但對于目前檢出的氰化物和揮發酚劑量,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姚子偉分析,根據中國《海水水質標準》,氰化物和揮發酚最高檢出濃度均低于監測水域海洋功能區所要求的第四海水水質標準值(氰化物為0.2mg/L,揮發酚為0.05mg/L),“因此,目前在監測海域的氰化物和揮發酚暫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完) |
相關閱讀:
- [ 08-21]天津港爆炸事故發生后習近平已連續三次作出表態
- [ 08-21]天津環境監測中心:死魚河段未檢出氰化物
- [ 08-21]天津爆炸共導致1.7萬戶居民房屋不同程度受損
- [ 08-21]天津8.12特大火災爆炸核心區進入清理階段(圖)
- [ 08-21]天津受損建筑誰來賠償 律師:先確定事故責任主體
- [ 08-21]天津港爆炸事故發生后習近平已連續三次作出表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