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受理對釋永信舉報 專家稱受理并不等于立案
2015-08-22 08:3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 日前,赴京舉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釋延魯通過委托人再次放料給媒體:最高檢舉報中心8月19日上午已經受理對釋永信涉嫌違法的實名舉報,舉報包括貪污、挪用公款、受賄、濫用職權、非法拘禁、非法持有少林資產6項內容。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晚從最高檢獲悉,最高檢工作人員對于舉報中屬于檢察機關管轄的問題,已按程序轉河南省檢察院依法處理。檢察院以查辦職務犯罪為己任,但釋永信的身份又該如何界定?對此,刑訴法專家表示,如果其宗教職務為國家宗教部門委任,則具備公務身份,如果存在跟公務活動有關的犯罪,即可能在檢察院管轄范疇。 方丈身份是否有公務屬性 ? 昨日媒體報道顯示,同比前公開的舉報材料內容相比,釋延魯等人對釋永信的違法舉報均在職務犯罪范疇,并未涉及之前被熱炒的釋永信私生活領域。 北青報記者發現,前日,處于漩渦中心的方丈還在嵩山少林寺舉行的“海峽兩岸青年佛教論壇”上公開亮相。 公開資料顯示,被舉報人釋永信的身份是現任少林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佛教寺院的方丈是否在檢察機關受理舉報的范疇?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表示,檢察機關的辦案對象主要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其他公務人員。“我不太清楚方丈的身份是否有公務性質,”宋教授稱,如果方丈是國家宗教管理部門委任的,身份有公務性質,且存在跟公務有關的犯罪,那就有可能是檢察院管轄范疇。 北青報記者檢索資料發現,《南方周末》2012年曾報道了一起住持被判刑的案件。2010年底,湖南婁底天籟寺前任住持、婁底市佛教協會原會長圓通法師,因挪用資金、重婚等罪,獲刑6年。報道中提及,法院將圓通的身份認定為“非國有單位工作人員”。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建偉教授說,宗教并非國家法外之地,廟宇機構亦為事業單位,其中貪瀆犯罪應交由司法機關查處,和尚殺人亦由地方偵辦。“自古如此,無足為怪。” |
相關閱讀:
- [ 08-17]最高檢介入天津港爆炸事故調查
- [ 08-16]最高檢介入天津港“8·12”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
- [ 08-12]最高檢發文規定7712個信息項目明確含義和填錄要求
- [ 08-06]最高檢:有的地方執法機關刻意隱瞞食品安全事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