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澳大利亞意義重大——訪中國駐澳大使馬朝旭
新華網堪培拉8月24日電(記者 徐海靜 趙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舉措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積極評價,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對澳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馬朝旭說,近年來,中澳關系實現歷史性突破,取得一系列“里程碑式”發展成就。2014年,習近平主席成功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推動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5年,中澳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首次與西方重要發達經濟體簽署的高質量、全面、均衡的自貿協議,標志著雙方務實合作達到新的歷史高度。澳大利亞還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并就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澳大利亞發展戰略對接達成共識。
澳大利亞是亞太地區重要國家,中國是澳最大的貿易、投資、旅游、教育等合作伙伴。馬朝旭說,澳大利亞不僅密切關注中國改革和發展進程,而且渴望抓住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在兩國都在進行經濟轉型調整的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馬朝旭說,日前,中國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澳大利亞政府給予積極評價,國庫部長霍基發表演講,贊賞中國邁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決定性步伐,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澳大利亞媒體關注到中國鼓勵創新創業、簡政放權等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改革措施,認為“中國靜悄悄推出了數以百計的關系百姓日常生活的改革措施,這些涓涓細流已經匯成改革的大潮”。
中澳同為亞太地區大國和全球重要經濟體。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對澳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農業領域,澳農業是出口導向型農業,6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國際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增加,以及中澳實施自由貿易協定,澳輸華農產品等將呈進一步增長態勢。這將為澳農業發展提供巨大外在推動力,促進澳農業社區發展和經濟繁榮。在服務業領域,中國中等收入人群消費能力的增長,將使得中國赴澳旅游人數和留學生人數進一步增加,帶動澳旅游、教育、金融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澳經濟發展,并帶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談到中澳今年6月正式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馬朝旭說,中澳自貿協定是中國首次與經濟總量較大的主要發達經濟體談判達成的自貿協定,也是中國與其他國家迄今為止已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
馬朝旭補充說,中澳兩國經濟具有十分顯著的互補特征,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將使兩國受益良多,比如降低雙邊貿易與投資往來門檻,進一步促進資金、資源和人員雙向流動,推動兩國深度挖掘合作潛力,實現經濟優勢互補向持久和深入方向發展。協定不僅為兩國經貿關系未來的發展確立更加開放、便利和規范的制度安排,而且進一步充實了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對于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海外追逃追贓行動,馬朝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同澳大利亞開展司法執法和追逃追贓合作。去年習近平主席訪澳期間,兩國領導人就此達成重要共識。中澳兩國在司法執法領域保持良好溝通交流與合作,在追逃追贓合作方面也有過成功案例。中方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中方同時希望澳方盡早批準《中澳引渡條約》,以進一步完善兩國相關合作的法律框架。
馬朝旭說:“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合作是國際社會共識。中方愿與澳大利亞加強合作,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不斷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