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靖國神社》導演李纓接受專訪:希望拯救“歷史病人” 與日本持荒唐歷史觀的偏激時評家現場辯論 環球時報:在日本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是否給您帶來了很多麻煩? 李纓:《靖國神社》是我花費10年時間制作的一部電影,誰會做這么“傻”的事情?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本來就不容易,做這樣的事情對我的生存環境毫無疑問會構成威脅,我甚至因為這部電影被告上法庭,成為唯一一個作為被告站上東京法庭的中國人。但我依然堅持下來,從制作電影到現在,因為我也是“戰爭后遺癥”的“病人”之一。我自己感覺不舒服,因此形成“條件反射”,拿起屬于電影人的“手術刀”,用10年時間拍電影尋求“治病”。 現在我借NICONICO播映在日本引發過“靖國騷動”的《靖國神社》之機,推薦了南京題材電影和紀錄片在日本上映。在8月15日凌晨播映完《靖國神社》后,我參加了一個現場直播的兩小時討論節目。現場參與辯論的一名著名時政評論家思想非常偏激,一開始就攻擊我的電影曲解靖國神社的“神體”,是我個人化的“異樣的”靖國神社,他甚至認為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日本對中國的那場戰爭也不是“侵略”。 對我來說,與這樣的人辯論真是迫不得已,無可奈何,費心費腦費口舌。這些辯論在我內心是相當沉重的。那么多年,我不斷面對這些荒唐的歷史觀和“傲慢與偏見”,確實早就不想辯論下去了,但這就是存在于中日兩國歷史見解當中重要的現實。那天的辯論頗為激烈,當時有近3萬網民觀看和參與了在線討論。根據現場節目設置的問題回答數據調查,讓我驚訝的是,那么多參與討論的年輕網民當中(NICONICO會員平均年齡32歲),參拜過靖國神社的占66%,支持靖國神社祭祀甲級戰犯的占80%,支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占83%。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放映《靖國神社》《南京!南京!》和《1937南京記憶》當然就更有特殊意義。 環球時報:能談談在日本國內爭議比較大的新安保法案嗎? 李纓:這也是“戰爭后遺癥”,跟靖國神社有相通之處。靖國神社是戰爭神社,而新安保法案最終要解決什么?就是建立軍隊,派兵去戰場。軍人戰死后怎么辦,是評價為英雄還是枉死?靖國神社的實質就是國家需要為國為天皇而犧牲的人,而新安保法案只是今天的日本面向戰爭的途徑和手段。 |
相關閱讀:
- [ 08-25]警惕:抹黑歷史意在顛覆信仰!
- [ 08-25]用厚重書單銘記歷史 人民出版社推出系列抗戰重點圖書
- [ 08-25]抗戰勝利70周年|人民日報:讓我們銘記歷史的鏗鏘足音
- [ 08-25]鼓浪嶼商家爭奇斗艷建筑很受傷 掩蓋最珍貴的歷史風貌
- [ 08-25]在歷史感悟中獲得真知灼見
- [ 08-25]想在歷史問題上尋求緩和姿態 推翻東京審判在日本不得人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