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心系群團工作:以群眾為中心 與群眾心貼心
2015-08-25 17:15:44?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密切關注群團組織工作。十八大以來,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就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工作做出指示,也多次在考察調(diào)研中與工人、青年等基層群眾面對面交流。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他說,由黨中央召開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他指出,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人民日報就此發(fā)表評論說,有一個成語叫“眾星拱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如果說“月”是黨,“眾星”就是包括群團組織在內(nèi)的黨領導下的各種組織。做黨的群眾工作,就要月明星燦,不能月明星稀,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更要星光燦爛。 關心民瘼 指引方向 ——發(fā)揮群團組織橋梁作用 讓黨的群眾工作“星光燦爛” 群團組織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更好發(fā)揮群團組織作用,才能把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工人階級是主力軍。2013年10月,習近平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要積極擴大工會工作覆蓋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職工群眾中去,使工會工作更貼近基層、貼近職工群眾,更符合職工群眾意愿。工會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更多到職工群眾中去,依靠職工群眾開展工作,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廣大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 青年是生力軍,青年的未來關乎國家的未來。2013年6月,習近平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diào),團組織要努力做廣大青年值得信賴的貼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傾聽青年呼聲,把青年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發(fā)揮組織優(yōu)勢,調(diào)動社會資源,千方百計為青年排憂解難,使團組織成為廣大青年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團的干部必須心系廣大青年,堅持以青年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強黨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黨的向心力。 婦女是“半邊天”。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lián)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指出,各級婦聯(lián)組織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堅持走出機關、走向基層,沉下身子,拓寬工作渠道,創(chuàng)新工作手段,用自己的眼睛看最真實的情況,用自己的耳朵聽最真實的聲音,幫助廣大婦女排憂解難,通過實實在在的服務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婦聯(lián)“娘家人”的溫暖送到廣大婦女心中,使婦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滿活力。 讓8500萬殘疾人共圓中國夢。2014年5月,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習近平指出,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殘疾人朋友的夢。我們都要凝心聚力,在實現(xiàn)人生夢想的同時,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美好夢想早日實現(xiàn)。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會上,習近平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應該用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xiàn)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zhàn)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 一句句殷切囑托,體現(xiàn)了總書記對群團工作的關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