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自制食品走俏,但其食品安全始終處于監管盲區。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就網售食品監管向社會征求意見。如果意見稿通過,以后在朋友圈“做熟人買賣”的自制食品也需要和實體店一樣,具備相關資質的證照。門檻高了,網絡食品賣家有的歡喜有的憂。 七成人買過自制食品 烘焙達人精心制作的千層榴蓮蛋糕、母親獨家秘制的肉松、老家親戚自己家養的鴨子下蛋腌成的咸鴨蛋……這些都是朋友圈里熱門的自制美食款式,其他常見品類還包括牛肉干、麻辣小龍蝦、醬肉、牛軋糖等,它們都會被貼上一個一致的宣傳標簽,即“純手工,無添加”。“我家的醬豬蹄醬雞翅都是在自己家廚房里做的,肯定不會添加亂七八糟的色素味精。我給家人吃什么就往外賣什么。”利用業余時間在朋友圈銷售自制鹵味的黃女士表示。 正是看中這一點,不少人購買過自制食品。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日前通過問卷網對200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2%的受訪者在朋友圈購買過自制食品,類別包含蛋糕甜點、水果生鮮、私房菜、咖啡飲料和其他等。經常在朋友圈購買自制食品的大學生童曉認為,從熟人手里買食物比實體店更放心,“一般是先預訂后制作,有點‘私人定制’的感覺,并且原料放心,不添加防腐劑。不熟的人我一般是不會買的。” 但是,熟人制作就真的能放心了嗎?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消保委對部分有一定影響的微信(微博)食品開展比較試驗,44批次產品中有高達56.8%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在25個不合格批次中,有20個批次的產品菌落總數超標,16個批次大腸菌群超標,最嚴重的甚至超標8倍。 新規或促使“票友”轉正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許可證件或者備案憑證。這意味著,如果規定落地的話,今后在淘寶、朋友圈賣食品的商家也要和實體店一樣辦證備案。 記者在淘寶網、微店、朋友圈等平臺搜索自制食品發現,大部分商家除了標注銷售地和產品簡介外,都沒有提供相關產品的標準號、配料等相關信息,也沒有提供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在網上銷售自制食品的很多都是兼職,圖的就是門檻低、成本少。”一位銷售自制食品的賣家表示,如果新規真要實施,考慮到辦證手續和投入成本等方面的問題,估計會有不少人退出。 賣自制鹵味的黃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不用租店面和雇人,所以她把成本都花在了對原材料的精挑細選上。對于國家出臺相關規定,她也有所預料,但目前還在觀望,平時很少有顧客向她索要經營許可信息,朋友圈賣東西更多靠的是口碑經營。“不過國家出臺這種法規我雙手贊成,因為像我這樣的經營者并沒有被大家承認的資質,所以只能局限在微信上,銷售給朋友們。”黃女士告訴記者,她期待有合理的監管,如果發展得好,也許會考慮從“票友”轉向專職,但她同時希望新規定不要給自己增加太大的經濟成本負擔。 |
相關閱讀:
- [ 08-25]英媒:西方連鎖超市在中國打不過食品雜貨市場
- [ 08-24]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直單位黨組書記抓機關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在福州召開
- [ 08-24]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司來閩就茶葉中稀土限量問題進行調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