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中國戰場出現了什么奇異景象,讓侵略者始料未及?
2015-08-26 19:16:08?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暉 |
分享到:
|
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面對一個帝國主義強國的戰爭。 讓侵略者始料未及的,是在正面戰場之外出現了另一個戰場——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戰場出現的奇異景象。 應該說日本方面肢解中國、占領中國的計劃從來就不是草率和簡陋的。從甲午戰爭前后它在中國做的大量細致情報工作和在國內完成的周密軍事準備,可見一斑。20世紀30年代前后,從1928年6月的皇姑屯事件到1931年6月“中村事件”、7月“萬寶山事件”、9月“九一八”事變,從1932年“一·二八”事變到1935年“張北事件”再到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一直在通過不斷地制造危機和利用危機,有條不紊地向預定目標節節推進。 但這一輪它錯了。它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歷史會簡單重復,以為還會像甲午戰爭消滅大清北洋水師和擊潰清朝陸軍就可獲得豐厚的割地賠款一樣,只要擊敗蔣介石的中央軍就可征服中國。這是它最主要的戰略盤算。它沒有想到面前出現一個全新力量:中國共產黨,沒有想到這個黨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武裝起來的民眾,為侵略者壘起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七七”事變之前,日本統治者以為三個月滅亡中國,他們只看到了中國政府的羸弱。“七七”事變發生20多天后的1937年7月31日,蔣介石對身邊親信透露“可支持六個月”,他也只看到了國民政府手中的有限資源。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則是看到了中國民眾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弱國要不被消滅而且戰勝強國,必須動員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依靠民眾。只有全民動員起來,進行人民戰爭,才能持久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 |
相關閱讀:
- [ 08-25]只因互看一眼 臺灣兩男子互毆將超商變戰場(圖)
- [ 08-23]外國人眼里的中國抗戰:中國戰場至關重要
- [ 08-06]八年抗戰,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都不可或缺
- [ 08-06]敵后戰場是抗戰勝利的堅固支撐
- [ 07-23]專家:中國共產黨是抗戰中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 [ 07-10]在抗戰紀念活動中需把握好的幾個重大問題
- [ 07-07]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關鍵作用
- [ 07-01]抗日戰場逃死劫 臺灣103歲老兵運動樂活(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