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經濟是穩定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第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仍然位居前列。據IMF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大約會是發達經濟體的3.2倍,其中,是美國的2.7倍、歐元區的4.5倍、日本的8.5倍;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1.6倍。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美元,約占全世界的13.4%,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IMF測算,去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7.8%,高于美國的15.3%。與此同時,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連續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是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第二,中國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當前中國經濟確實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新舊增長動力正在轉換,以往積累的不少矛盾和問題集中顯現,加上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全球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針對這一情況,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既拉動了投資,也較好地釋放了消費潛力,改善了企業預期,增強了市場信心,激發了創新活力。近幾個月中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且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消費保持平穩增長,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下降,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顯現,經濟運行有望穩中向好。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內涵也正在發生顯著變化,經濟結構在改善,增長質量在提升,內生動力在增強。 第三,支撐中國經濟向好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聚。主要體現在: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培育形成,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于工業平均增速,相關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體制機制環境更加優化,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提速,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增強,全面加強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造力;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不斷創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問題采取預調微調措施,既有利于熨平經濟周期,還避免留下“后遺癥”,將為結構調整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回旋余地,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7%左右的增長目標。 國際社會也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近期,一些國際政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中國有資源和辦法解決自身經濟問題,堅信中國政府會盡全力維持經濟形勢穩定。IMF在8月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轉向新常態,其特點是增長減緩,但是更加安全和可持續。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經濟不僅不會出現衰退和危機,相反,隨著一大批“叫得響、落得地、有分量”穩增長政策和改革措施作用不斷發揮,將在國際社會中形成“經濟穩得住、貨幣守得住、政策有空間、改革在推進”的“中國預期”,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起到重要穩定作用。 (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
相關閱讀:
- [ 08-28]受累油價暴跌“三桶油”凈利齊降 中石油降6成
- [ 08-26]股市暴跌殃及銀行理財 五十款產品“提前終止”
- [ 08-26]股市暴跌 黃金成榕市民投資寵兒
- [ 08-25]滬指暴跌兩市市值蒸發近4萬億 戶均蒸發7.78萬
- [ 08-25]日本高官就股市暴跌表態 否認會波及安倍政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