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中國人民及其解放軍的斗爭,大大地便利了擊潰日本侵略力量的事業”。——英國牛津大學歷史教授米特 中國是二戰的東方主戰場,偉大的中華民族為開創世界和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人民日報客戶端 李建廣 杜文明劉赫 在東方戰場,是誰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有些人的回答可能是“原子彈”,覺得日本投降是美國的功勞,因為美國向日本投了原子彈;還有人可能說是蘇聯的功勞,因為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擊垮了日本關東軍。但歷史給出了答案:沒有中國軍隊的堅決抗日,二戰的整個歷史會改寫! 不錯。美、英盟軍,蘇聯軍隊,東南亞各國人民,都對打敗日本法西斯作出了貢獻。但這絲毫沒有改變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亞洲主戰場的地位。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乃至世界的各種圖謀。 1、日本戰略圖謀一:速亡中國,占領中國后進而吞并亞洲、稱霸世界 先攫取滿蒙,再占領整個中國,進而吞并亞洲、稱霸世界,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露骨地表明了日本的狂妄野心構想,成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總綱領。 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并叫囂三個月必亡中國,華北地域開闊,從南到北的作戰路線對日軍非常有利。 2、日本戰略圖謀二:占領中國東北,“北進”蘇聯 1931年,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后即將之視為“生命線”,認為只有控制和占領了富庶的中國東北,才能以中國大陸為腹地施行“北進”戰略,進一步向北戰勝蘇聯。 在這樣的戰略意圖下,日本在中國東北屯兵最多時達80萬,并在當時與蘇聯的邊界線上修筑了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要塞群,其矛頭顯然是針對蘇聯的。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