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日閱兵與國慶閱兵七大不同
2015-08-31 09:27:0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五是閱兵步驟上的變化——活動緊湊,以禮炮開場。抗戰閱兵按照機動進入、列隊、閱兵式、分列式、疏散回撤5個步驟組織實施,閱兵式和分列式時間大約70分鐘左右。除紀念大會外,還將舉行招待會和文藝晚會。 國慶60周年閱兵按照機動進入、現場準備、閱兵式、分列式、疏散回撤5個步驟,供大家觀看的閱兵式和分列式總時間約66分鐘。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還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群眾游行以及國慶聯歡晚會。 另外,在9月3日閱兵當天,共有56門禮炮,寓意56個民族心手相連;呈八字形等距排列,意指中國人民經歷了八年抗日戰爭。每28門禮炮同時鳴放為一響,代表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走過28年風雨歷程。交替鳴放共70響,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六是現場環節上的變化——體現抗戰元素和歷史文化。國慶60周年閱兵中,國旗護衛隊隊員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到達國旗桿基座的行進過程中邁出正步169步,寓意“從1840年至2009年169年的不平凡歷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與國慶閱兵相呼應,天安門廣場的布置涵蓋中國文化元素,象征民族大團結的56根民族團結柱和懸掛60個充氣大紅宮燈,這些設計編排與國慶慶典理念緊密融合。 這次抗戰閱兵為烘托現場氛圍,由2400多人組成的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合唱團擔負紀念活動現場的奏唱任務,將現場奏唱《抗日軍政大學校歌》《保衛黃河》《在太行山上》《人民軍隊忠于黨》等近30首反映抗戰日期的經典歌曲和富有時代特征的樂曲,營造現場的歷史文化氛圍和莊嚴的儀式感。 七是觀禮嘉賓上的變化——多元的二戰勝利閱兵陣容。截至目前,已有49個國家確認將應邀出席“9·3”紀念活動,其中包括3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外國領導人,19位政府高級別代表,此外還有10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 此次紀念活動與國慶閱兵不同,凡與二戰有關國家都會受到邀請。其中包括曾經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犧牲和貢獻的國際友人。他們當中既有當年的美國“飛虎隊”老兵、蘇聯紅軍老戰士、日籍八路軍老戰士等,也有在南京大屠殺中為遭受殘害的中國民眾提供過幫助的友人,還有中國人民熟知并深切愛戴的白求恩大夫、柯棣華大夫的親屬。 據悉,外賓將分別登上天安門城樓和觀禮臺參觀。登上天安門城樓是最高規格的外賓禮遇,一般是各代表團團長,包括來華國家元首、總理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此外還有一些前政要和國際知名人士。國慶60周年閱兵,登樓觀禮的外賓包括西哈努克和太后、納米比亞前總統薩姆努喬馬、圣馬力諾前執政官泰倫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
相關閱讀:
- [ 08-31]兩岸攜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現實啟示
- [ 08-31]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首場新聞發布會
- [ 08-31]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八閩僑心點亮和平之光”
- [ 08-31]福建前村:每家每戶都有一部抗戰史
- [ 08-31]浦城舉行《浦城抗戰歲月》首發式
- [ 08-31]抗戰時期漳州屢遭日機轟炸 百姓目睹親人被炸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