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戰犯管理所:日本戰犯由“鬼”到人的“再生之地”
2015-08-31 17:36:06?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懺悔滔天罪行 戰犯在此悔罪重生 這些戰犯犯有這么嚴重的罪行,我們為什么不將他殺掉呢? 周總理有過這樣的表述,“現在的形勢不同了,不要說殺掉一個,就是殺掉一百個,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不殺他們,要將他們改造好,變成朋友,這將來對國家和民族,都有長遠的意義。” 中國政府也允許日本社會各界團體來到撫順戰犯監獄參觀訪問,其中主要有日本前軍人訪華團、日本婦女代表團、日本青年協會訪華團等等。從1956年到1964年,共接待日本社會各界團體75批約900人次來訪。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間,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日本戰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釋放回國。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關押的偽滿戰犯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 臨別時,政府還給每個人發了價值幾十元的毛毯,從里到外的新衣服、皮鞋和帽子,還有背包里的牙具和手紙。后來有些戰犯將這些物品回贈予陳列館。據戰犯回憶,發衣服、毯子的時候,他們有些感動,但當看到還有手紙的時候,幾乎眼眶都紅了,實在沒有想到中國人民關懷得這么無微不至,連生活上的小事也沒有忘記。 告別會上,戰犯代表曾聲淚俱下地宣讀《感謝文》:“只有中國人民,才是我們的恩人和再生父母。我們要把從各位那里得到的兩件寶物——新的生命和真理,在后半生中為人民、為社會和平而奮斗。” 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里展出了戰犯檜山高雄的部分畫作。他1950年被免于起訴寬釋回國,從1950年起開始從事繪畫創作,曾多次舉辦以侵華戰爭為主題的《加害者的戰爭》畫展,在80余幅作品中,他以自身經歷為素材,逼真地再現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的血腥場面,畫展在日本大坂、浦和、草加等地巡回展出,引起極大反響。1987年,他將部分作品贈送給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其中一幅作品中,一名日本士兵,手拿著戰刀,殺害中國被俘人員,這是日本將校級軍官的必經演習。作品充分地反映了日軍當年在侵華時期犯下的燒殺槍滔天罪行的血腥場面,也是中國改造戰犯工程取得的偉大勝利。 通過艱苦細致的教育和改造,管理所最終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戰犯,在我國特別軍事法庭的正義審判面前低頭認罪,將偽滿戰犯改造成為熱愛和平的人。 被釋戰犯感念再生之恩 組建“中歸聯”促中日友好 在1956年9月24日,獲釋日本戰犯在東京創建了“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簡稱“中歸聯”,致力于反戰與中日友好事業,成為日本重要社會團體之一,他們在全國分設了50多個支部,首任會長藤田茂。 “中歸聯”出版發行了大量圖書以及回憶文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他們集體編著的回憶錄《三光》和《侵略》,他們還通過文藝演出,舉辦巡回攝影展、畫展等方式,大膽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滔天罪行,他們對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教科書等事件以示威游行表示反對。 從1965年9月至1975年9月,中歸聯會長藤田茂曾先后三次來華訪問, 1972年藤田茂第二次訪華時與周總理親切握手,他回國之后,為他兒子改名為藤田孟,孟子的孟,為孫子取名為藤田寬,希望中國人民能夠寬恕他,他在臨終前還穿上了總理當年送他的中山裝。 “中歸聯”會員還為中小學生們講述日本在中國的所作所為,排除萬難在日本修建紀念碑,原戰犯筱冢良雄居住在周圍,日夜守護,防止右翼勢力破壞。 “中歸聯”碑文中刻有這樣的文字: “我們作為侵略者,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從被害者的角度出發,更覺得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是無法補償的。 我們懷著對過去罪行的反省,回國后成立中國歸還者聯絡會,致力于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和日中友好事業。 正是因為中國政府的‘以德報怨’,才有了現在的自己。在歸國四十年之際,和已逝去的前輩們一起,在此建碑,真誠的獻給偉大的中國人民,以表達無限的感激之情和永久的謝罪之意。并在此刻下日中永久友好的誓言。” 中歸聯還主動集資在戰犯管理所修建謝罪碑,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由日本侵略者在他侵略過的地方修建過的謝罪碑。 2002年4月20日,因中歸聯成員年事已高,宣告解散。同時,由中歸聯的家屬、子女以及日本青年成立了“撫順奇跡繼承會”,下設11個支部,繼續傳承和發揚中歸聯的精神。 近300名日本戰犯曾重訪過被他們稱為“再生之地”的這間戰犯管理所,眾多日本戰犯歸國后成了中日友好人士,這一點尤被世人認為是“撫順奇跡”。 舊址陳列展走出國門 和平發展精神受世界贊許 1986年7月10日,根據國際和國內友好人士和社會團體的請求,經公安部、外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報請國務院批準“同意撫順戰犯管理所修繕完工后,作為戰犯管理所舊址,對外開放”。 記者在展館遇到已搬家到北京,回撫順老家訪親的張先生和郭女士老兩口,這一次參觀,他們還帶來了才4歲的孫子點點。“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嘛,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特意帶孫子來看看,雖然看不懂,但希望他有個初步的印象。” 據撫順戰犯管理所所長孫杰介紹,6月作為“攜手——中俄聯合抗戰紀實圖片展”的組成部分,陳列館主題展覽來到俄羅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觀看后對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的評價是:在這里戰犯改造了14年,改造完成是“中國抗戰勝利終點后的終點”。 有俄羅斯百姓參觀后表示,對中國人這種恨其罪不恨其人,懲其罪救其人的做法,以德報怨的思想印象深刻,認為中國人一直是熱愛和平的,也一直努力把和平發展世代傳承下去。 孫杰說,接下來他們還將去美國、德國等多國進行展覽,并通過不同的方式,在日本宣傳我們改造日本戰犯的歷史事實,用戰犯親屬、子女及熱愛和平的日本民眾的聲音對抗日本右翼勢力。 “日本始終是撫順戰犯管理所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撫順戰犯管理所始終是中日民間社團交流的重要渠道”,孫杰說。 |
相關閱讀:
- [ 08-31]國產最大無人機"彩虹五號"首飛 揭秘1956年最高法院審判日戰犯:45人認罪
- [ 08-31]揭秘1956年最高法院審判日本戰犯:45人認罪
- [ 08-21]中國司法機關審訊日本侵華戰犯形成的檔案
- [ 08-19]媒體:安倍為“戰犯”美容 靖國神社成負資產
- [ 08-14]親歷者回憶太原偵訊日本戰犯:沒有一個不認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