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公安部部署專項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的同一天,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決定延長切斷移動互聯網24小時,此前該邦發生50萬人示威,導致斷網延長的原因就是新的謠言傳出。古吉拉特邦是印度總理莫迪的老家,斷網影響該邦6300萬人。 謠言更多出現在重大事件發生后,不久前韓朝尖銳軍事對峙時就有韓國網民散播“國家準備征召適齡預備役人員返回部隊”,引發震動,這迫使韓國國防部在其官網上辟謠,警方也介入調查幕后黑手。今年6月韓國暴發“中東呼吸綜合征”時,“中東呼吸綜合征是駐韓美軍的實驗”這一謠言同樣掀起風波。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提速而加劇的謠言,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敵人,怎么治理構成了各國政府和司法機構的重大挑戰。”德國學者霍爾特曼8月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互聯網時代,網絡謠言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問題。 網絡謠言就像“野火”,只要被點燃,不只是飛速蔓延,而且極難控制,很難預測傳播方向。美國《大西洋月刊》分析“如何阻止網絡謠言?”時說,一個巨大的挑戰是各方對謠言報道的點擊和分享遠遠多于對澄清謠言報道的分享。報道以美國2014年的“佛羅里達州一名女性給自己植入第三個乳房”謠言為例,當時Buzzfeed網站上分享這一謠言的數量超過3萬,但分享澄清報道的數量只有1000。報道認為,媒體在更新、更正、撤回不實報道上難做到整齊劃一,無法給讀者呈現真相,它們也缺乏更正的動力,而從長遠而言這會讓新聞受傷,因為信任是新聞的稀缺資源。 日本關西地區一位社會學教授昨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本大地震時有人造謠政府要放棄福島,直接采用填埋方式,導致很多福島人急忙搬出。盡管謠言最后被澄清,但引發的混亂很難挽回。“網絡謠言的破壞力很大,因為不是每個民眾都能做出正確判斷”。 在俄羅斯,去年8月1日起,關于博客的新法規正式生效。其中規定,凡網頁日均訪問量達到3000人次以上的博客作者必須在監督機構注冊。這些博客應檢查信息真實性,不利用博客從事泄露國家機密、傳播包含宣揚實施恐怖活動或美化恐怖主義的信息及傳播色情、暴力內容。違者將被追究行政、刑事或其他責任。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韓國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王偉 環球時報記者 范凌志 崔杰通 汪析柳直】 |
相關閱讀:
- [ 08-31]公安部部署專項打擊整治網絡謠言查處197人
- [ 08-31]公安部整治網絡謠言 查造謠197人關停網絡賬號165個
- [ 08-31]公安部部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 《財經》雜志社記者王曉璐涉編造傳播假信息
- [ 08-31]公安部部署專項打擊整治網絡謠言
- [ 08-04]明辨網絡謠言,培養文明守法上網習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