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2015-09-02 09:25:31?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二、中國戰場堅定支持被壓迫國家和民族的抗日斗爭,成為亞洲反法西斯戰爭的堅強陣地 日本是法西斯集團的東方支柱和亞洲人民的共同敵人。1938年11月,日本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計劃以日滿華同盟為基礎,占領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廣大地區,建立“東亞新秩序”。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迅速占領了菲律賓、馬來亞、荷屬東印度、緬甸等地約380萬平方公里土地。在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過程中,作為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中國自覺扶助弱小國家的抗日斗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擔當意識和犧牲精神。 中國號召東方各被壓迫國家和民族團結抗日。1941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來自日本、印度、荷屬東印度、菲律賓、馬來亞、緬甸、泰國、越南、朝鮮等地和猶太、蒙、回、藏、滿等民族的130余名代表與會。毛澤東在大會上指出:“現在只要我們團結,把法西斯一只手一只腳的撕碎是不難的。”大會討論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方法策略,成立了“延安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確立了“團結東方各民族的力量,建立鞏固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共同打倒法西斯強盜,為東方各民族的自由平等與解放而努力”的宗旨;向中國、日本、蘇聯、美國和英國發布了告人民書。這次大會,是在1941年9月蘇、美、英三國莫斯科會議達成互助協議、反法西斯大國初步合作的形勢下召開的,不但奠定了東方各民族團結抗日的政治和組織基礎,也對推動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全方位支持亞洲國家的抗日斗爭。1942年2月,為調解英印糾紛和強化中印合作,中國領導人出訪印度,不但“增厚中印友誼”,而且促進了“印人對日之覺悟”。1942年2月,為配合中國遠征軍作戰,中國在緬甸建立了敵后組織機構和工作據點。4月仁安羌一役,中國遠征軍救出被圍困的英軍7000余人。中國對朝鮮抗日力量的支持由來已久,全國抗戰爆發后日益公開化。1942年12月,國民政府通過了《扶助朝鮮復國運動指導方案》,為朝鮮抗日力量提供經濟和政治支持,并將其武裝力量編入中國軍隊序列作戰。1942年3月,中國擬定了《對越策動計劃大綱》,指導越南抗日力量在華發展壯大。1944年8月,中國提供數萬元經費,支持越南革命同盟會領導人胡志明回到越南,開創了抗日斗爭新局面。中國還協助“自由泰運動”人員返回泰國參加抗日斗爭。 中國積極支持海外僑胞參加所在國的武裝斗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政府就號召海外僑胞“一致奮起,協助友邦抗敵”,大力籌劃在新加坡、印度、馬來亞等地編組義勇軍。1942年2月日軍進攻新加坡,中國駐新總領事館組建華僑守備軍參戰,大量殺傷日軍第18師團先頭部隊。1942年在印度等地組建的華僑抗日武裝“136部隊”,多次派人潛入馬來亞敵占區搜集情報,為盟軍制訂作戰計劃提供重要依據,成為國民政府指導華僑進行武裝斗爭的典范。在中國共產黨影響下于1942年5月成立的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在3年多的時間里,作戰260余次,殲敵2020余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中國還努力為亞洲各被壓迫民族的獨立解放而奔走。1941年8月,美國和英國發布《大西洋憲章》,中國積極擁護的同時,指出憲章中解除各侵略國武裝和民族自決等原則,應適用于全世界。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在中國的努力下,朝鮮自由獨立的內容被寫進《開羅宣言》,為其獨立提供了法律保障。中美達成了戰后協助越南和泰國獨立的共識,羅斯福還要求英國給予印度人民政治獨立。中國扶助弱小的實際行動,不但極大地促進了亞洲被壓迫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而且使中國當之無愧地成為亞洲反法西斯戰爭的堅強陣地。 |
相關閱讀:
- [ 09-02]從偉大勝利向著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 - [ 09-01]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
- [ 09-01]福建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展覽在福州舉行
- [ 09-01]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勝利70周年知識競賽題
- [ 09-01]紀念聯合國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音樂會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