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2015-09-02 09:26:06?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二、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形成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向心力 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擔當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領導責任,中國共產黨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提出了全面科學的黨建目標,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這樣一個黨。毫無疑問,毛澤東同志講的“革命的勝利”,當時即是指全國抗戰的勝利。為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1937年7—8月,毛澤東同志先后發表了《實踐論》和《矛盾論》,標志著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正式形成,極大提高了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為黨在抗戰中的大發展準備了思想條件。1938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并強調要始終圍繞黨的政治路線開展黨的思想建設。后來,中共中央相繼通過了《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關于延安在職干部學習的決定》等黨內文件,形成了系統的思想建黨和理論學習制度。特別是通過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全黨進行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成為抗戰時期黨加強思想建設的一大特色。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整頓三風這件事保證了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和黨的組織成分的純潔。整風過程中,通過大規模的學習運動以及對黨的歷史的深刻總結和反思,全黨特別是高中級領導干部更深切地認識到實事求是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極端重要性。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全黨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通過黨章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 延安整風運動和毛澤東思想在全黨指導地位的確立,是抗戰時期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歷史性標志。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全黨實現了空前的團結統一,并通過黨的思想統一,進而形成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向心力,成為抗戰勝利的不竭精神源泉和精神支柱。 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作為最具政治組織力的先進政黨,在民族危亡的關頭,率先提出武裝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面對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步伐加快、民族矛盾不斷加劇的嚴峻形勢,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既反對“左”傾關門主義又反對右傾投降主義的原則,在復雜的形勢下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在瓦窯堡會議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策略方針,保證了黨在新的復雜環境中,始終頭腦清醒地進行創造性工作,為擴大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建設成為一個廣大群眾性的黨創造了條件。 1937年9月,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后,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的敵后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毛澤東同志指出,兩黨統一戰線的宣告成立,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對于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將發生決定的作用。統一戰線的發展,將使中國走向一個光明的偉大的前途,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打倒和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建立。這一正確政治路線的實施,有利于黨的建設工作,主要體現在:有利于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為黨的組織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有利于黨向全國發展;有利于黨以民族革命領導的身份,在統一戰線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并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正如當年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老實說,過去如果沒有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和陜甘寧邊區真心實意地出來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那就無人發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無人領導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那就無從實行抗日。今天如果沒有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真心實意地出來維持抗日的大局,反對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險傾向,那就會弄得一團糟。”(《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2卷第718頁)為了團結更多的愛國階層、進步人士抗日,以實際行動反對國民黨實行的一黨專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了著名的“三三制”原則,即在各抗日根據地政權機關和各級參議會的成員構成上,共產黨員、黨外進步人士、中間分子各占1/3。這就爭取了中間階級,承認他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為了政治協商,中國共產黨還在各抗日根據地、解放區實行廣泛的普選制和競選制,取得了明顯效果,根據地各界人民“都有說話機會、都有事做、都有飯吃”,真心擁護共產黨。通過在農村加強基層民主建設,不僅有效地動員了更大規模的人力、物力,而且調動起普通民眾的抗日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 09-02]總局:完善作風制度建設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 [ 08-27]鄧本元: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 爭做“三嚴三實”好干部
- [ 08-27]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爭做“三嚴三實”好干部
- [ 08-26]永春縣審計局突出“四舉措”強化作風建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