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社評:高擎和平與正義的旗幟,前進!
2015-09-02 09:55:1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社社評:高擎和平與正義的旗幟,前進! ——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 這是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日子,這是人類史冊上光照千秋的華章。 70年前的歷史一幕清晰如昨:在東京灣停泊的“密蘇里”號巡洋艦上,在同盟國代表莊嚴注視下,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經過14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終于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還我河山百二城,陰霾掃盡睹光明”,在蜿蜒向前的歷史航道中,這一偉大勝利標示出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復興的轉折點,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70年過去,抗日戰爭已經深深融入歷史記憶——這是扭轉民族命運的光輝歲月,也是全世界正義力量戰勝邪惡的雄壯凱歌。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正義因捍衛而彰顯。風雨滄桑,日月更迭,和平與正義的時代潮流始終澎湃不息。“開展紀念日活動,如同點燃一支火炬。”9月3日,我們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首次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正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正是為了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感慨歷史巨變,我們深切緬懷為抗戰勝利而獻出生命的先烈們。 “舉國鼎沸兮,全民總抗戰。”面對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機,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覺醒起來,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神州大地,到處是“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東洋”的動人場面,到處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壯烈景象;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各族各界民眾同仇敵愾,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雖跨過了長城,卻無法跨過中國人民血戰到底、抗戰到底的“精神長城”,更無法戰勝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匯聚起來的磅礴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強大動力。 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回望歷史進程,我們永遠銘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 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共殲滅日軍150余萬人,自身傷亡達3500萬人,經濟損失6000多億美元。勝利的豐碑上,銘刻著中國人民的卓著功勛和巨大犧牲。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戰開展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作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的戰略支柱,中國不僅頂住了日本法西斯的進攻,而且積極倡導和推動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持了盟國作戰,攜手戰勝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 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不少西方歷史學家也認識到:中國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不僅僅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為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和歷史功勛,贏得了世界的尊敬。無論是作為戰時同盟國四大核心國之一,還是躋身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列,以弱勝強、捍衛正義的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一面旗幟,成為和平正義事業的強大力量。 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把握歷史脈絡,我們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歷史的天空上,抗聯戰士的不屈身影,平型關的激烈戰斗,“百團大戰”的壯闊場景,遍地開花的抗日游擊戰爭,以及無數“從來不投降的”共產黨人,共同寫下了一個政黨的擔當與奮斗。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改近代以后中國社會長期“一盤散沙”的局面,成為凝聚全民族抗戰力量的堅強核心。抗戰烽火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始終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困難重重之時,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感召各方,以堅定意志排除萬難,以模范行動喚起民眾,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抗戰的正確方向,成為奪取勝利的民族先鋒。 |
相關閱讀:
- [ 12-29]4米高“擎天柱”原型車亮相 價值400萬元(圖)
- [ 06-02]大黃蜂帶紅領巾度六一 三米高擎天柱現北京鬧市
- [ 07-07]勿忘國恥,高擎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 [ 11-19]北理工高擎體教大旗屹立不倒
- [ 07-14]高擎黨旗“三下鄉”夯實實踐促成長
- [ 05-05] Beat LA!德州高擎抗湖大旗 7年前王朝之死正重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