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91歲老兵三兄弟參加抗戰 希望有生之年再見到親人
2015-09-02 23:21:59? ?來源:浙江在線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柏學泉三兄弟 浙江在線杭州9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劉永拓實習生/梁婧嫻通訊員/鄧維兵編輯/汪江軍)參加過抗日戰爭,經歷過淮海、渡江等歷史重大戰役,曾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杭州蕭山老兵柏學泉已步入耄耋之年。他有個心愿:找到二哥柏學泰的后人,在有生之年與他們見上一面。 柏學泉老人近照 18歲參軍 第一次參戰就隨軍殲滅日軍一小隊 柏學泉1924年出生于山東泗水縣的一戶農民家庭。小時候,他幫地主放過牛、喂過豬、種過地、當過長工,還討過飯、流過浪,日子過得十分凄苦。 1943年,柏學泉前往部隊看望負傷的大哥。“大哥說,與其在外面流浪討飯,還不如留在部隊里。”為了抗日,也為了有口飯吃,柏學泉聽了大哥的話,并在大哥的介紹下加入了山東省泗水縣的鄒東獨立營四連。 “我入伍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歷的2月初2,龍抬頭!那年我18歲。”柏老笑了笑,他對自己的入伍日期記憶猶新。 柏學泉與日軍的第一次戰斗發生在1943年7月,被稱為“故安橋戰斗”。老人回憶,當時,他們在魯南泗水縣參加戰斗,打光了子彈,把日軍逼退到一座橋下,最后,他和戰友只能用手搬起附近的石塊,將橋下的日軍砸死,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老人說,這次戰斗非常慘烈,包括連長、副連長、排長和副排長的30多名戰士都犧牲了,日軍一個小隊被全殲。正是由于這場戰斗,他成為了一名機槍射手,繳獲來的“九六”式輕機槍成了他手中的武器,并與他結下了不解的淵緣。 與日軍的第二次正面交鋒是在1943年年底,當時,他所在的排俘虜了兩個日本兵。“我這輩子跟日軍戰斗就這么兩次”,柏學泉得意地說,“跟日本人打戰打得少,不久后日軍就投降回家了。” 九死一生 彈片殘留腦內68年 抗戰勝利后,柏學泉隨部隊正式編入了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八師二十二團。 1947年5月,陳毅、粟裕指揮三野部隊打響了孟良崮戰役。此時的柏學泉已經由一名機槍手成長為突擊班班長。 “當時我們班完成突擊任務后就悄悄撤了出來,在撤出的路上,我看到在離我不遠的地方,我們連隊的機槍手犧牲了。”柏學泉說。那挺機槍是他第一次打日本鬼子時繳獲來的,柏學泉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 看到自己親手繳獲的機槍就這樣被扔在地上,柏學泉不顧個人生死,立馬沖上去把機槍扛了回來,躲在一個墳堆后面又與敵人激戰起來。 這時,敵人發現了他,一顆子彈向他頭部飛來。這顆子彈先打中他肩上扛著的機槍,再從機槍上彈出,子彈穿破右耳垂,沿著右臉頰向上打斷顴骨后飛出,當時,柏學泉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是那挺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機槍救了我一命。”柏學泉老人笑了笑說。 1953年,柏學泉從部隊指導員職務上轉業到浙江省委辦公廳工作,又先后到原蕭山縣人民法院、原蕭山縣公安局工作,最后從原蕭山縣公安局看守所所長崗位上離休。 2011年5月,已經是85歲高齡的柏學泉到醫院檢查身體,在做有生以來第一次頭部CT檢查時,才發現當年被子彈擦過的地方留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子彈碎片,至今這些彈片已經與他相伴了68年。 |
相關閱讀:
- [ 09-02]抗日老戰士趙增講述晉綏邊區抗戰故事——游擊打鬼子,就是要讓日本侵略者不得安寧!
- [ 09-02]【尋訪抗日根據地】誰藏奇兵于鄉野?誰陷日寇于汪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