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歷史是現實的根源
2015-09-05 20:06:09??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 二、今天應該珍惜 我們從歷史中走來,我們生活在歷史的天空下,我們在前人的雙肩上打磨今天。雷蒙·阿隆說:“歷史展示出現在與過去的一種對話,在這種對話中,現在采取并保持著主動。” 李大釗說:“故歷史觀者,實為人生的準據,欲得一正確的人生觀,必先得一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指出:“昨天的歷史不是今天的人們書寫的,但今天的人們不能脫離昨天的歷史來把握今天、開創明天。” 中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苦難輝煌取得的,我們應倍加珍惜。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習近平指出:“近代以來,救亡圖存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迫在眉睫的歷史使命。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成為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兩大歷史任務。這兩個歷史任務相互銜接,前者是后者的基礎。那么,必須走什么樣的道路、必須以什么樣的思想理論為指導、必須由哪個階級哪個政黨來領導人民進行斗爭才能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就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核心問題。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種政治力量和政治主張爭論和較量的實質,是不同的歷史道路、社會發展方向之爭。實踐證明,封建官僚們進行的所謂自強運動和資產階級改良派進行的改良運動,舊式的農民反抗斗爭,以及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想在中國實行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方案,都先后在近代中國一一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都沒有也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從近代中國波瀾起伏的歷史進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因為不觸動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根基的改良主義失敗了,中國人民才選擇了革命的道路;因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各種方案嘗試全部失敗了,中國人民才選擇了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因為其他各種政治力量都無力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救亡圖存和民族獨立、解放與復興,唯有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肩負起了這一歷史使命,才使受盡屈辱、瀕臨危亡邊緣的中國進入了歷史的新紀元,才向世人彰顯和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的歷史真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選擇、是唯一正確的道路,我們應倍加珍惜。習近平說:“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習近平強調:“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后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從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出發,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民族團結的形勢、和平發展的環境,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倍加珍惜。習近平指出:“中國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記憶猶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國人民希望和平、反對戰爭,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允許別人干涉中國內政。”
圖為:2015年9月3日習近平檢閱受閱部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