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為購房 豈料丈夫假戲真做 為了獲得單位的一個經濟適用房指標,張女士和丈夫馬先生決定采取“假離婚”的手段申請到了一套房子。豈料12年后,馬先生又與他人相戀準備再婚,張女士追悔莫及,遂以離婚后財產糾紛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分割該套房屋。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海淀法院經審理駁回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 假離婚為得經適房 據了解,原告張女士與其丈夫馬先生均為北京某醫院職工,二人帶著女兒共同居住在單位分配的一套面積約60平方米的房屋內。2003年7月,該單位建設經濟適用房,按照當時單位的住房政策,無房家庭或者個人可以申購一套住房,而張女士和馬先生因已有住房,不具備申請資格,經過雙方再三商量之后,決定先辦理離婚手續,離婚后原有房屋歸張女士居住使用,由馬先生取得申購經濟適用房的資格。同年8月12日,張女士與馬先生在法院調解下離婚,雙方在離婚協議中明確表示夫妻共同財產已經分割完畢,再無其他糾紛。 2004年1月,馬先生成功購買了一套面積約110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并交納40萬元購房款。新房下來之后,張女士與馬先生喜滋滋地對新房進行了裝修并隨后入住。 前夫欲再婚被起訴 孰料,2015年5月,張女士再次以離婚后財產糾紛為由,一紙訴狀將馬先生訴至法院,要求分割馬先生購買的房屋,將一半的使用權歸自己所有。而馬先生表示,房屋是離婚后自己出資并簽訂購房協議購買的,不同意進行分割。 庭審中,張女士稱,她當年為了多得一套房屋辦理了“假離婚”,在離婚后因擔心單位發現,也一直不敢與馬先生復婚,多年來雙方相安無事。豈料去年夏天,馬先生結識了一個離異的女人,二人正準備結婚。 法院駁回訴求 海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馬先生名下的房屋系其與張女士離婚后,個人簽訂購房協議并支付購房款所得,并非與張女士婚姻關系續存期間所取得,依法不屬于夫妻共有財產。此外,張女士與馬先生在離婚案件中已經明確載明雙方財產處理完畢,無其他爭議,現張女士又以離婚后財產糾紛為由起訴,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故此法院依法駁回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 北京晨報記者 黃曉宇 |
相關閱讀:
- [ 09-06]“院長跪地為我祈禱” 女子難忘醫生40年前救命之恩
- [ 09-06]泉州臺商區一女子和母親失蹤三天 留下嬰兒嗷嗷待哺
- [ 09-06]“院長跪地為我祈禱” 女子難忘醫生40年前救命之恩
- [ 09-06]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與女子儀仗隊亮相莫斯科
- [ 09-06]女子在廈航飛機上抽煙觸發警報信號 被行政拘留五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