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 喬雪峰)據財政部官方網站6日消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并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他還指出,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中國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開放。 會議認為,當前一些國家經濟走強,但全球經濟增長仍低于預期。會議承諾采取果斷行動推動全球經濟步入正軌,并對全球經濟加快復蘇抱有信心。會議要求各國謹慎調整政策行動并開展清晰溝通,使負面溢出效應降至最低,減少不確定性并提高透明度。會議注意到,隨著經濟前景有所好轉,部分發達經濟體將可能收緊貨幣政策。會議重申要防止出現貨幣競爭性貶值,抵制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時,各國應根據近期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調整財政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并將債務占GDP比重維持在可持續水平。會議承諾將繼續及時、高效地落實G20全面增長戰略,以擴大需求、提高潛在增長率和增強包容性。 樓繼偉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并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首先,中國過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也超出了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并導致產能過剩和庫存大量增加,必須逐步消化產能和去庫存,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同時,今后5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包括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在此過程中,中國經濟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這將是一個艱難的調整過程。其次,中國經濟周期與發達國家有所不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普遍啟動了去杠桿進程,但中國則從2009年到2010年開始了快速的杠桿化,并實現了10%左右的經濟增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以上。目前中國也進入了去杠桿階段,經濟增速降至7%左右。但即使這樣,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達到30%左右。 樓繼偉表示,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也出現一些可喜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了工業;貿易順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國際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業700萬以上,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全年中央財政支出增速在10%左右,高于年初預算財政收入7%左右的增速。中國正通過提高特定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等方法彌補財政缺口,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支持推進結構性改革。 樓繼偉強調,中國政府不會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在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政府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改革紅利對沖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總之,中國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開放。 |
相關閱讀:
- [ 09-02]外媒關注李克強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不必對中國經濟恐慌
- [ 09-02]國際輿論高度評價國務院專題會釋放的積極信號認為中國經濟會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
- [ 09-02]外媒關注李克強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 不必對中國經濟恐慌
- [ 08-30]中國經濟:事實數據“亮”信心
- [ 08-30]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