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邊穩藏”:六大方略解決西藏發展問題
2015-09-07 08:00:5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黨的治藏治邊理論,豐富和深化了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努力實現西藏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邊穩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既濃縮了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推動西藏發展穩定的共同智慧,又體現出黨中央對治藏方略的創造性發展。 首次提出“治藏方略”概念: 與60年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戰略指導思想一致 在今年8月24日至25日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治藏方略和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這是歷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概念。有媒體分析指出,對比歷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內容,此次方略提出較新的表述首先是“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今年中央統戰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新表述,此前只有“四個認同”,分別為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而“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這句話的含義雖然在之前的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來過,但這么明確的表述來自于習近平在2013年參加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這次講話概括的六大治藏方略,與60年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戰略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指出,這一方略同時也突出了十八大后治藏的新亮點,即注重改善民生和突出“人”的作用。他認為,一方面,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使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惠及所有人,才能進一步鞏固制度威信,鞏固中華民族的整個大家庭。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比較偏遠,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加上區域性的教育文化水平相對低下,人才缺乏是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習近平特別在最后強調要加強各級黨組織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就是為了給治藏帶去新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從根本上解決西藏發展問題。 維護西藏民族團結: 中央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西藏是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也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也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祖國統一事業的一件大事。”2011年7月,作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活動中央代表團團長的習近平就曾強調,西藏和平解放粉碎了外部勢力妄想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來。”在今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著重強調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習近平指出,要“把實現社會局勢的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作為硬任務,各方面工作統籌謀劃,綜合發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爭主動權”。人民日報評論員認為,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藏族占西藏人口的90%以上,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意義重大。“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基本‘家規’,也是治藏方略的根本原則。”中國社科院院長助理、學部委員郝時遠指出,國家統一才能有“富民興藏”,民族團結才能夠“凝聚人心”。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不僅是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也是整個國家、全國各民族人民植根心田的自覺意識。 |
相關閱讀:
- [ 09-06]追史撫今升華“兩岸命運共同體”認知——專家解讀習近平最新對臺講話
- [ 09-06]港澳輿論:習近平重要講話彰顯大國風范 釋放維護世界和平堅定決心
- [ 09-06]《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上的講話》出版
- [ 09-06]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心西藏發展紀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