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派駐監督不能成“不抓老鼠的貓”
2015-09-07 14:47:23??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加強派駐機構建設,首先要解決一些派駐干部不敢擔當、不愿負責、不想監督的問題。廣大派駐干部要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敢”字當頭,切實把黨章賦予的職責擔起來,把派駐監督的職能作用發揮到位。 派駐機構的主業是監督,派駐干部必須強化派駐意識。有的干部忘了自己是上級紀委派出的,拿著紀委的工作證,卻 不干紀委的活,同駐在部門同志一團和氣,“混個好人緣”,不敢真正板起臉來監督執紀問責。有的紀檢組長在黨組中參加本職以外的業務分工,甚至兼著部門的行 政副職,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有的派駐機構幾乎沒有進行過紀律審查,成了“不抓老鼠的貓”。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巡視、 信訪、審計和紀律審查等渠道,發現中央部門和單位不少問題,可是此前有的派駐機構對這些問題卻幾乎沒有報告,出了事才“后知后覺”,甚至出了事也不到中央 紀委匯報情況、檢討責任,這說明監督責任遠未落實。 監督缺位的背后,是黨性觀念的弱化、責任擔當的缺失。有紀檢組的同志講,“端著人家的飯碗,不太好挑人家的毛 病”。這是一句典型的缺乏黨性的話。“端人家的飯碗”,這個飯碗是誰家的?是黨和國家的,是人民的!決不能錯誤地認為辦公經費、工資福利從哪個部門開支, 就是端那個部門的飯碗,認為加強黨內監督就是給“人家”挑點毛病。還有的干部因年屆退休,被安排在紀檢組工作,抱著“平穩著陸”的心態,把紀檢組當成了 “養老院”,遇到問題繞著走,不想干、不擔當。有的干部被安排到紀檢組任職,卻把組織上的“派出監督”理解為“派去升官”,以為就是給自己解決一下待遇問 題,把監督責任置之腦后,駐在部門出現了問題,就到紀委幫著打探消息,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哪還像是紀委派去的干部?!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派駐監督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兒,要擔責任、敢監督。派駐就得有個派駐的樣,要講 得出駐在部門管黨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說得清楚有反映的具體人和具體事。派駐干部要經常捫心自問:能不能承擔起黨章賦予的職責、履行好監督責任?沒有金剛 鉆,別攬瓷器活兒。組織派你去是當“貓”的,如果不愿得罪人,組織考察任命的時候可以向組織提出來。但是,一旦接受了組織安排的這份工作,就必須做到打鐵 自身硬,忠于職守、敢于負責、敢于監督執紀。對工作中失職、瀆職,既不報告又不處置,反而身在其中甚至亂在其中的,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忠誠干凈擔當是最基本的要求。派駐紀檢干部要自身正、過得硬,牢記使命、堅持原則,盡心竭力、盡職盡責,真正把派駐監督的作用發揮出來。 |
相關閱讀:
- [ 09-07]中紀委16日起點名通報“四風”問題 歡迎公眾舉報
- [ 09-06]中紀委:嚴防中秋國慶期間“四風”問題反彈
- [ 09-06]中紀委:反腐也需要"朝陽群眾"|中紀委網站推出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
- [ 09-06]中紀委網站推出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
- [ 09-06]中紀委機關報刊文:反腐也需要“朝陽群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