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犯罪嫌疑人黃某興、游某良、黃某新、黃某友、龍某玉、李某明、黎某亦、黃某通、張某利、滕某云、劉某廣、袁某湘、李某輝13人因涉嫌制造毒品392.75公斤,被湖南常寧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據悉,該案為湖南衡陽市破獲的最大制造毒品案,也是公安部督辦的案件。 經查: 2015年7月中旬,犯罪嫌疑人滕某云與黃某興、游某良等人勾結,合謀到常寧市境內制造毒品氯胺酮(俗稱“K粉”),并商定事成后按約定分得毒品。該制毒團伙分工明確,精心謀劃,環環相扣,團伙成員間的聯絡、購買制毒原料、組織制毒工人、尋找制毒點、搭建制毒廠房、組織人員望風、提供伙食等事宜,都有專人負責。 7月17日,團伙成員黃某通、黃某友從廣東駕車來到滕某云的老家常寧市官嶺鎮高橋村踩點尋找制毒窩點,以三萬元的租用費用選定了李某輝羊場附近杉樹林中的一塊隱蔽的場地作為制毒窩點。在滕某云等人尋找制毒窩點的同時,黃某新駕車載著事先聯系好的制毒技術工人龍某玉、李某明、黎某亦,于7月23日凌晨到達常寧。23日上午,團伙成員滕某云、黃某新驅車至衡陽二手車市場購買了一臺白色貨柜車及訂購了一臺豐田漢蘭達小車,后兩人開著購買的貨柜車折返常寧。24日凌晨,張某利、游某良、黃某通、黃某友4人駕駛兩輛車從廣東來到常寧,匯合黃某新后,于當日一行5人開車至衡陽購買訂購好的豐田漢蘭達小車后,駕駛3輛車至安徽鳳陽購買了213萬的制毒原料“料頭”后,于25日晚7點到達常寧。當晚,黃某新、黃某友急忙用事先準備好的二手白色貨柜車將制毒原料“料頭”運送至官嶺鎮制毒窩點。 在游某良等人在安徽購買毒品原料的同時,龍某玉、李某明、黎某亦等人開始在制毒窩點搭建廠房。同時,另一團伙成員張某良駕車從廣州把制毒輔料及制毒工具運送到常寧的制毒窩點。25日當晚,制毒團伙開始著手制毒。制毒過程也是環環緊密相扣,專人負責制毒技術,專人負責指揮調度,專人負責打包稱重,還高薪雇用了當地的多位村民,有人負責送餐,有人負責放哨,有人負責提供電力。7月27日,衡陽市公安局搗毀該制毒窩點,現場繳獲毒品氯胺酮392.75公斤。 據了解,該制毒團伙經常更換制毒窩點,一般情況下,一批原料只生產三天,生產完畢后立即撤離,再尋找下一個臨時制毒窩點。該制毒團伙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制造了近400公斤的氯胺酮。記者 阮占江 通訊員 周清 陳康兵 |
相關閱讀:
- [ 09-08]燈光也是一種毒品
- [ 08-27]6名毒販涉販賣運輸毒品30余公斤 兩人一審被判死刑
- [ 08-27]注射過量毒品 男子公園洗手間暈倒
- [ 08-27]平和法院:打防結合,遏制毒品犯罪有成效
- [ 08-25]寶寶誤喝電蚊香液續:家中“毒品”不少 家長切記收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