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英國王室的財富一直是人們喜歡議論的話題。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女王理財有道,讓王室財富增加到歷史最高值,估計資產面值達到228億英鎊,其在全球富豪榜的位置大約與臉譜的創辦人扎克伯格或者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相當。 英國王室的巨大花銷一直是英國一些團體反君主制的重要理由。但這種聲音在英國并未成為主流,很多分析認為,這與伊麗莎白女王有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說,君主制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事物。一方面,支持者稱君主制只是憲政的務實安排,讓一個超越政治的國家元首提供穩定和延續性。而另一方面,君主制的核心又具有個人特征——正是人物個性而非功能決定了人們對王室的印象。 分析認為,當伊麗莎白1952年成為女王之時,她所接替的是一個處于轉型中的君主制。一位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25歲女子出于本能與政府合作。隨著英國進入20世紀60年代,變化無處不在。參加教堂活動的人數驟減,對公眾人物的尊重迅速下跌,帝國版圖在縮小。如果君主過多參與政治而且抗拒改變,她會被斥責為歷史前進的絆腳石。伊麗莎白的唯一希望就是重鑄君主制,賦予其為國家穩定性服務的功能。通俗一點說就是讓君主制“物有所值”。 “德國之聲”表示,21世紀的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贊成君主制,主要取決于君主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伊麗莎白二世給英國的君主制樹立了很大的威望,使得共和派始終沒有可乘之機。但是女王去世后的情況將很難說。 《華爾街日報》稱,如果女王退位,很有可能會給英國王室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并不受歡迎。今年4月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3/4的英國人喜歡女王,只有一半左右的調查者喜歡查爾斯王子。 德國全球新聞網9日表示,伊麗莎白二世或許是最后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強大君王。現在,歐洲各國對君主制的不滿在加強,君主制被認為不民主、不透明,浪費公共資金。伊麗莎白二世退位后,繼任者可能遇到嚴重挑戰。 【環球時報駐英國、加拿大、德國特約記者 孫微 陶短房 青木】 |
相關閱讀:
- [ 02-03]新書稱英國查爾斯王儲欲塑造“另類”君主制
- [ 07-29]外電:民調顯示大多數英國人仍認可君主制
- [ 02-12]清帝退位 封建君主制結束
- [ 09-09]英國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美國拉斯韋加斯麥卡倫國際機場跑道起火
- [ 09-09]英國收緊移民政策留學生轉赴他國 或影響經濟表現
- [ 09-08]傅仲森:英國借跨境電商參與“一帶一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