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昨天上午10點45分,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開幕式上發表特別致辭。總理妙語連珠,用“新領軍者”妙喻創客群體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用“半壁江山”肯定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重要地位,更是用中醫理論中的“脈象”、圍棋的棋道、中國建筑學的 “四梁八柱”等深入淺出的語言向世界闡釋中國經濟“強”信心。 總理給“新領軍者”點贊 每年在中國舉辦的夏季達沃斯,都以總理演講為重頭戲,這次也不例外。演講一開始,李克強總理就談到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他給大連一家創客空間內孵化的項目點了贊,表示在中國有千千萬萬初創企業正扮演新領軍者的角色。 李克強:我一到大連就去看了一家大連的創客空間。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個公司,他們有10位員工,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創業,他們所取得的業績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在中國,像這樣的企業已經是千千萬萬,他們的創意我們甚至難以想象。無論他們成功與否,可以說他們是在扮演著新領軍者的角色。 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外界也不乏對中國經濟風險的擔憂,對此,李克強回應,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 李克強:現在中國經濟的走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穩中有難,總體是機遇大于挑戰。中國的經濟結構在加快優化。服務業已占GDP的“半壁江山”,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催生中加快形成。事實證明,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 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盡管中國經濟目前面臨下行壓力,但李克強指出,中國沒有超發貨幣,沒有搞大規模強刺激,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李克強: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階段,這期間經濟增長難免有波動起伏,這是調整轉型期的一種正常現象,用中醫說是“脈象”。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這不是空話。近幾年,盡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我們沒有超發貨幣,沒有搞大規模強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強經濟活力,既穩定了經濟,也為下一步調控留下了空間。 下一步的調控有哪些?李克強用“下圍棋”來打比方。 李克強:中國創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有不少,就像下圍棋一樣,既落好眼前每個子、有針對性地出招,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又要留有后手、謀勢蓄勢,以促進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結構性改革源源不斷釋放紅利 總理講話,向外界傳遞出滿滿的中國信心。自信從哪里來? 李克強:中國地域幅員遼闊且產業類型多樣,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業不興那業興。中國經濟的支撐并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和韌性。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 年底前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對于備受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李克強強調,將繼續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李克強:我們將穩步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前不久,我們放開了境外央行類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下一步還將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年底之前,還將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以利于人民幣離岸市場更好地發展。 中國“強音”提振企業家信心 李克強發出的中國“強音”獲得了與會企業家的普遍認可。天合光能副總裁楊曉忠說,總理講話讓大家對中國經濟更加有信心了。 楊曉忠:最關鍵的就是,總理給大家提振了信心,因為大家都在關心中國經濟是否正在下行。總理講到,中國經濟這么大規模,全世界已經排在第二位,每往前走一步,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大家對中國經濟更加有信心了。 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旭光,則把關注點放在他所從事的服務業領域,總理用“半壁江山”肯定了服務業的重要地位。 王旭光:(總理)他也提到了中國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性變化,服務業占比超過5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超過60%。中國在整個經濟大的結構性變化當中,消費端的大宗消費有一個很強勁的增長趨勢。 歡迎外資參與令外企很興奮 與會的外國企業家也表示,聽了總理講話很興奮。來自馬來西亞的先達海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鄭有堅說: 鄭有堅:我覺得很興奮。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外資企業一直以來受到政策上的優惠待遇可能慢慢會減少,不過剛剛聽了李總理的講話,我覺得應該不會排斥外資企業,另外,他特別提到公共產品歡迎外資企業投入。 他表示,總理講話對保護知識產權高度重視,這是在華外企投資考慮的最核心問題。 鄭有堅:(總理)他提到知識產權,對技術的保護、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是對我們來說最關鍵的,是投資里面最核心的一個問題。我們很期望(參與)‘2025中國制造計劃’,雖然我們是外資企業,但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設備也能說是‘中國制造’。 (記者魏紅欣崔硯冬) |
相關閱讀:
- [09-11] 李克強出席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
- [09-11] 李克強 達沃斯論壇
- [09-11] 李克強緣何“空前”力捧創業創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