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習主席稱呼為“老朋友”,多酷!
2015-09-12 15:38:3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九月,豐收的季節,美國中部“糧倉”艾奧瓦州的玉米、大豆農場里,一片等待收獲的景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一消息令習主席的艾奧瓦“老朋友”們為之振奮。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在美麗的密西西比河畔小城馬斯卡廷,76歲的前艾州友好省州委員會委員莎拉·蘭蒂夫人特意邀請習主席的“老朋友”在家中相聚,共同回憶30年來與習主席的一次次“親密接觸”,暢談中美友誼的一段段佳話。 “真希望習主席還能再來馬斯卡廷走走!”蘭蒂夫人的一句感嘆,將大家的思緒拽進了時空隧道,許多美好而難忘的回憶涌上心頭。 溫情永存彼此心間 1985年5月,時年32歲的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率石家莊市玉米深加工考察團訪問艾奧瓦,與當地民眾深入來往,并短暫借宿于馬斯卡廷的普通家庭中,賓主和睦、溫暖至今。 當年接待習主席的房東德沃切克太太回憶道,“記得他們的考察行程安排得很緊,每天早晨,我都會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配上咖啡或茶,讓他們有美好的一天。”另一對房東夫婦迪克和辛迪亞·馬戈林也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們是一群意氣風發、可愛的年輕人,特別是習主席,他的謙恭與友善,給我們留下很深印象。” 此時,坐在一旁的蘭蒂夫人拿出一本題為《美好的記憶》的圖冊,翻開了里邊的一頁,上面既有在馬戈林家中聚餐的照片,也有泛舟密西西比河后的合影,一張張親切的臉龐,如同歲月未曾離去。 這本圖冊,是2012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重訪艾奧瓦后不久,幾位老人收到的一份禮物。它記載著習主席與艾奧瓦人民、與“老朋友”們交往的美好瞬間。 望著照片,迪克眼角泛光,激動地說,“我是一個普通的美國人,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外交,但我懂得,這樣的一段經歷是如此珍貴,它給我們雙方都帶來了畢生的財富。” 關于那次闊別27年后的重逢,蘭蒂夫人記憶猶新。那是一個寒冷的雨雪天,習主席從繁忙的訪問行程中抽空來到馬斯卡廷,只為見一見當年的老朋友。在蘭蒂夫人家的起居室里,習主席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十幾位老朋友圍坐在火爐旁,共話美好往事。他曾真摯地說,“闊別27年,今天再次回到馬斯卡廷,見到當年結識的老朋友,我感到非常親切。那些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你們是我最早結識的美國朋友,馬斯卡廷的短暫考察學習,讓我對美國有了初步了解。” “我常常說,友誼是一件大事,充滿友誼的世界才能是一個和平的世界。”蘭蒂夫人回想起時說,“習主席如此珍惜我們之間的友誼,這比什么東西都重要!” 不同的時空,同樣的友情!這種濃的化不開的情誼,早已在兩國人民之間悄然生根發芽,并長出茂密的果實。 剛從中國訪問歸來不久的馬斯卡廷市長霍普金斯也趕來參加聚會,他興奮地告訴大家,一座馬斯卡廷文化中心日前已在山東濟南落成,將集中展現美國中部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他說,“我們與中國方面的交流合作愈加多元,我自己有時還會用微信賬號和中國朋友保持聯系。” 喬妮·阿克塞爾也按捺不住地講起她孫女的第一次中國之行。“前不久,她趁著升高中前參加了一個暑期中國夏令營,到北京、上海、濟南等城市走了一趟,還住在普通人家里,令她興奮不已。”據喬妮說,孫女一回到美國,就迫不及待地跑來與她分享中國的見聞,那一刻,與中國的不解之緣讓兩代人的心緊緊相連。 |
相關閱讀:
- [ 09-12]國內習近平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意見 | 李克強:應對低迷須全球性方案
- [ 09-12]習近平主持中央會議 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意見
- [ 09-11]國內 習近平主席致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賀信 | 回應"成長的煩惱"
- [ 09-11]“平語”近人——習近平如何回應“成長的煩惱”
- [ 09-11]《紐約時報》登習近平訪美廣告 刊登者稱系民間行為
- [ 09-11]2015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開幕 習近平致賀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