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一提到癌癥,人們總有一種心頭一緊的感覺,恐怕很少有人能像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里女主角熊頓一樣,換上淋巴瘤還那么堅強。 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癌癥會造成人體消瘦、貧血、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乃至患者死亡。 近日,國家衛計委、發改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中國癌癥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向癌癥宣戰。行動計劃提出了癌癥防治目標,指出到2017年,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要達到60%,成人吸煙率下降3%,同時要擴大腫瘤登記覆蓋面,編繪全國癌癥地圖。 在人們印象當中,總能不間斷聽到明星或者某家親朋患癌的消息,今年1月,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去世;3月,美國演員安吉麗娜·朱莉被診斷出癌癥早期征兆,摘除了卵巢及輸卵管;6月,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向死而生》一書中,交待自己的患癌經歷;那么癌癥發病率真的在上升嗎? 數據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10萬,死亡約200萬人。近20年來,我國癌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2013年全國腫瘤登記結果,目前我國癌癥發病率為235/10萬,死亡率為144.3/10萬。根據2014年的《世界癌癥報告》預測,未來10-20年,中國的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仍將繼續攀升。 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和職業暴露等。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教授說,公眾也不必談癌色變,我國癌癥的發病率上升主要還是由老齡化引起的。 陳萬青:我們人口占世界的差不多四分之一,癌癥新發病例差不多也是四分之一,所以我們處于中等水平。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我們現在的發病率上升速度不是很快,主要還是因為老齡化引起的。去除老齡化之后,我國癌癥發病率變化不是太大。但是因為腫瘤有一定的滯后效應,現在的危險因素可能會導致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以后的發病情況。所以,現在的發病率只是反應十年、二十年之前的危險因素的水平。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我國癌譜兼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癌譜特征,一段時期內,以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為主的發展中國家癌譜和以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為主的發達國家癌譜將在我國并存。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癌癥發病、死亡率還將不斷上升。 |
相關閱讀:
- [ 09-11]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310萬 將繪全國癌癥地圖
- [ 09-11]降低成人吸煙率被納入癌癥防治計劃 北上廣狠“滅煙頭”
- [ 09-09]癌癥高發 用保險關愛自己
- [ 09-03]Selina剪掉4年長發 捐給癌癥病友做假發(圖)
- [ 08-26]研究稱癌癥或可以“關閉” 揭示治療新戰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