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換頭"手術將在中國進行 醫生:恐比死更難受
2015-09-13 08:04:28??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俄羅斯籍的斯皮里多諾夫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他的肌肉停止發育,尋求頭部移植手術重拾生機。(臺灣中時電子報)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道 2015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家賽吉爾·卡納維羅宣布2內將完成世界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引發外界關注。 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11日援引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稱,手術計劃與大陸醫生任曉平率領的醫療團隊合作,“換頭”手術計于2017年12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進行。不過,消息一出,引發醫學界爭議,有醫生更認為手術結果有可能比死更難受。 據報道,意大利醫生卡納維羅表示,大陸是“換頭”手術的最佳地點,看重的是大陸醫療團隊杰出組織能力,以及豐富的團隊作戰能力。 53歲的任曉平教授是哈爾濱醫科大學主任醫師。2013年,他領導的醫療團隊完成首例小白鼠頭部移植手術。此后,進行了約1000例小白鼠換頭手術。目前他的團隊正準備進行靈長類頭部移植探索,最終挑戰人類換頭手術。 任曉平教授相對卡納維羅謹慎。他表示,這項手術進行臨床試驗前,還有大量的難題需要攻克?,F階段還沒有信心能順利進行人類頭顱移植手術。 不過,任曉平教授也認為,換頭手術可治愈目前無法醫治疾病,譬如嵴髓損傷、癌癥和肌肉萎縮性疾病,改變人類發展歷程。 30歲的俄羅斯電腦工程師斯皮里多諾夫是手術的志愿者。他患有先天嵴髓性肌肉萎縮癥,肌肉停止發展,從小全身傷殘,骨骼畸形。他表示,“完全信賴實施手術的醫生。” 據悉,手術非常復雜,需要約3天完成,花費750萬英鎊。醫生必須先找到新的軀體,一般以診斷為腦死亡、但身體器官健康的捐贈者。手術時,斯皮里多諾夫的頭部和捐贈者身體將降溫,放緩細胞死亡速度;手術的最大難點在于嵴髓連接; 接著,頭顱移植到捐贈者身體,再將肌肉和血管連接。手術結束后,還要麻醉長達4周,以便讓頭部和身體完全長到一起。 最后,醫生會喚醒斯皮里多諾夫,一旦手術成功,斯皮里多諾夫將在理療幫助下一年內學會行走,適應新身體,包括感受面部,甚至用原來聲音說話。 報道稱,雖手術理論可實現,但還是存在很大風險。此外,術后免疫系統的排斥反應、中樞神經的恢復,也可能使得移植再次癱瘓。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表示:“就算理論上可行,但全身器官都健康捐贈者,塬可幫助更多患者,卻只換到一個人身上,而且還冒很大風險,不公平。另外,這樣的捐贈者很難找到?!?/p> 世界首例“換頭術”將施行費用近7000萬人民幣 |
相關閱讀:
- [ 04-09]俄羅斯工程師或將成全球首例“換頭手術”接受者
- [ 07-07]意大利學者認為目前技術可實現“換頭”手術
- [ 06-28]新版美鈔將換頭像 一名女性替代開國元勛
- [ 08-28]微信惡搞換頭像是集體得了“強迫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