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吹風會今舉行 10條“干貨”看懂改革重點
2015-09-14 06:5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看點三 國資監管由“管企業”轉向“管資本” 【內容】 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要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定位,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 【解讀】 “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這被外界視為本輪國企改革最大的亮點之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資改革專家李曙光對中新網記者表示, “以管資本為主”是國資監管思維的一大變化和進步,表明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將更多扮演“老板”的角色,而不是“婆婆”的角色,原來“管人、管事、管資產” 管理風格將會改變,不再過多干預企業經營的事務,而是主要關注國有企業增值保值、做強做大做優,強調國有資本功能的放大。 看點四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內容】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依法自主開展國有資本運作,對所出資企業行使股東職責,按照責權對應原則切實承擔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開展政府直接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試點。 【解讀】 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實現“管資本”的重要組織形式。專家表示,以后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將主要管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然后由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面對國有企業履行股東職責。這其實是類似于新加坡淡馬錫模式。在這種組織形式下,原來的“國資委—國有企業”的兩層結構將轉為“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企業”的三層結構。 看點五 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內容】 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解讀】 李曙光表示,當前很多大型國企面臨“兩張皮”的問題,上市的大多是核心優良資產,沒有上市的資產往往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在實現整體上市后,才可能把歷史債務等問題慢慢消化掉,而這是一個更艱難的改革。 |
相關閱讀:
- [ 09-13]國務院印發深化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 | 解讀:給兒媳婦權力 讓婆婆做好監督
- [ 09-13]國企改革方案六大亮點及權威解讀:給兒媳婦權力 讓婆婆做好監督
- [ 09-13]以對全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推進國企改革
- [ 09-13]背景新聞:國企改革的“那些年、那些事”
- [ 09-13]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回應六大關切:如何遏制腐敗
- [ 09-13]如何破解國企領導“既當高官又拿高薪”之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