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健全確保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
2015-09-15 10:49: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近日,中辦、國辦正式印發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 記者:請問中央此時出臺《意見》有何背景? 負責人:中央對文化改革發展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問題始終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么、怎么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在去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特別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劉云山同志和劉延東、劉奇葆同志多次就兩個效益相統一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充分考慮文化例外要求,探索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文化企業確保兩個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和文化市場的日益繁榮,隨著越來越多的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成為市場主體,如何健全確保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防止唯票房、唯收視率、唯發行量、唯點擊率,已成為加快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成為衡量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成效的重要標準??梢哉f,這個問題處理得好,就可以把握文化改革發展正確方向,使國有文化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既把牢導向又持續健康發展;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含糊,就會偏離改革初衷,背離文化改革發展的基本原則。國有文化企業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主力軍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兩個效益相統一方面,必須發揮示范引領和表率帶動作用,推動各類文化企業實現兩個效益相統一。 記者:如何理解和評價文化企業的社會效益? 負責人:當前,社會各界對文化企業必須講求社會效益已形成普遍共識,但在社會效益的考核評價上尚有不同理解,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發生矛盾時,往往存在“社會效益軟指標,經濟效益硬指標”的問題。企業更多考慮現實利益和眼前的需求,被市場牽著鼻子走,需要從管理上或制度設計上明確嚴格規范的考評、管理、獎懲等措施。近年來,不少地方和單位在加強社會效益考核方面已經作了有益探索。總結實踐中好的做法,《意見》明確了社會效益的原則要求,就是始終堅持正確文化立場,推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化產品,提供更多有意義有品位有市場的文化服務,切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同時,為使社會效益標準可衡量可考核,《意見》結合不同類別企業的宣傳文化主業,提出了對社會效益的具體要求,制定可量化、可核查的社會效益考核標準,明確社會效益考核權重應占50%以上,并體現到有關政治導向、文化創作生產和服務、受眾反應、社會影響、內部制度和隊伍建設等具體指標中。 記者:請簡要介紹一下《意見》的主要內容。 負責人: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兩個效益相統一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文化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著眼全局、內外兼修、同時著力,既要完善文化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也要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既要充分尊重企業法人主體地位和自主經營權,也要有效發揮政策引導調控作用?!兑庖姟吠怀鰢形幕髽I主體,以建立健全確保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為目標,重點就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發展中有關內部組織架構、績效和薪酬考核、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組、資產監管運營、干部人才管理等,提出了具體意見。同時,《意見》對法治建設、市場體系建設、政策業務培訓等兩個效益相統一的一些外部環境建設,也提出了原則要求。 |
相關閱讀:
- [ 09-15]打造親民便民的“行政超市”——荔城區推進審批體制機制改革
- [ 09-14]設立熔斷機制不必急于一時
- [ 09-13]國家發改委:與東盟建立網絡安全事件共同響應機制
- [ 09-12]王蒙徽到廈門市公安局調研 多次強調創新警務機制
- [ 09-11]閩滬簽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合作協議 四方面建立合作機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