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15日電 (孫國根陳靜)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應天雷課題組與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周同慶課題組、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等單位,經一年多的合作研究,證實抗體的基因重排對殺傷MERS病毒具有重大作用。 研究人員闡明了“m336抗體”的工作機制。據悉,“m336抗體”是對MERS病毒具有極強殺傷力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因而成為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具有極強殺傷力的候選藥物。 應天雷課題組方面對記者透露,該研究的成功解析,為研發更高效、更安全的抗體藥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方向。15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了這一成果,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由這個新機制所啟發,復旦大學團隊進一步開發了藥效更強的改良型m336抗體,并已申報國家專利。 據介紹,應天雷和周同慶課題組分析m336抗體和MERS病毒蛋白結合后的復合物晶體結構后,發現m336抗體與MERS病毒緊密結合的方式與一種與病毒天然受體(DPP4)極相似。研究人員發現,該抗體在與MERS病毒結合時,其結合面與病毒天然受體(DPP4)的重疊面積高達90%以上。這一發現解釋了m336抗體為什么具有超強殺傷力的原因,也說明病毒若逃逸m336抗體的結合,與人類細胞的結合活性會降低。因此病毒針對m336這種高殺傷力抗體的逃逸突變很難發生。 這也就是說,如病毒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天然受體(DPP4)結合,人類就會染病,如病毒沒機會與DPP4受體結合,它就進不了人類細胞,人類也就不會染病。 據應天雷介紹,雖然m336是一種天然的“胚系”抗體,但它同時又對病毒有超強殺傷力,這是很罕見的。 之前,科學家一直認為,體細胞發生高頻突變是抗體發揮殺傷力的前提條件,即人類接觸外界病源后,免疫系統的天然抗體(天然“胚系”抗體)會逐步發生高頻突變,使抗體增加對病源的結合能力,從而增強抗體的殺傷力。但研究發現,m336抗體并未發生高頻突變,就直接對外來病毒產生超強殺傷力。應天雷課題組應用各種生物學技術手段,進一步研究發現,恰恰是m336抗體基因重排產生的獨特的“連接基因”對殺傷MERS病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中國研發出抗MERS病毒候選藥物的姜世勃教授介紹說,上述新機制表明,胚系抗體不需要過多的體細胞高頻突變也可獲得高殺傷力。該研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由于胚系抗體通常都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成藥性,因而,據此研發出的抗體更容易大大提高對MERS等新發傳染病的防治效果。 |
相關閱讀:
- [ 09-02]受MERS影響 韓國7月旅游收支出現大幅逆差
- [ 08-31]MERS疫情過后韓國制造業生產仍停滯不前
- [ 08-31]MERS疫情過后韓國制造業生產仍停滯不前
- [ 08-30]韓媒:MERS疫情陰影致來韓外國人連續三個月減少
- [ 08-25]MERS后赴韓游客減少41% 信用卡使用額度增幅放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