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吳晶晶)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16日發布京津冀地區重要地理國情監測結果。監測顯示,京津冀地區153個縣級以上城市的城區面積平均每十年同比增長超過50%,同時京津冀地區重點大氣顆粒物污染源增長明顯。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于2014年1月啟動實施京津冀地區重要地理國情監測工作,主要對該地區城市空間擴展、重點大氣顆粒物污染源分布、植被覆蓋、地表沉降和地殼穩定性等進行監測。 城市空間擴展監測顯示,京津冀地區153個縣級以上城市(縣、市、區)1990年、2002年、2013年的城區總面積分別為1651、2484、3747平方千米,平均每十年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增長最快的5個地級以上城市市轄區為北京、天津、唐山、石家莊、秦皇島,增長最快的5個縣級以上城市為三河市、涿州市、遷安市、灤南縣、靜海縣。全區1990年至2013年城區擴展占用耕地1138平方千米、占用農村居民點及其他建設用地815平方千米,分別占比54%、39%。 對京津冀地區PM10和PM2.5等重點大氣顆粒物污染源分布的監測顯示,京津冀地區重點大氣顆粒物排放企業2013年達3.8萬余家,是2007年的2.25倍,主要為煤炭采礦、水泥建材和鋼鐵冶煉企業;京津冀地區揚塵地表面積2013年比2007年增加了1253平方千米,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建筑工地,其次是堆放物和露天采掘場。2007年至2013年京津冀地區受揚塵地表和工業企業污染源影響的范圍和人口數量急劇增加,以太行山—燕山山脈為界,東南部污染嚴重,西北部較輕,且高污染地區主要為污染企業、人口密集的平原和市中心區。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繼賢說,綜合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區重點大氣顆粒物污染源增長明顯,盡管該地區植被覆蓋狀況總體趨好,但仍然形成了北京—天津—唐山、石家莊—邢臺—邯鄲兩個重污染帶。城市空間擴展明顯,以中心城區向外圍的“組團”式擴展為主。地殼整體較為穩定,但在主要沉降區、斷裂周邊變化較大。平原地區地表沉降呈現三地沉降漏斗連接成片的趨勢。 專家表示,監測數據及時填補了京津冀地區的地理國情信息數據空白,為京津冀地區一體化發展、大氣環境治理等提供了可靠的支撐。 |
相關閱讀:
- [ 08-09]量天丈地繪山河——記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 [ 10-22]無人機測繪被兩軍機迫降 3人被訴危害公共安全罪
- [ 09-03]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四條禁令”
- [ 08-28]MH370搜尋海底測繪幾完成 中方派專家協助搜索
- [ 08-05]國家測繪地信局公布魯甸地震震后首批無人機高分辨率影像圖
- [ 08-04]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緊急為魯甸地震提供應急保障
- [ 08-04]云南地震:測繪機構出動無人機 已獲得主要震區影像
- [ 07-04]中國頒布新版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分級標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