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一套康熙本朝《康熙字典》。圖片來源:山西晚報 《康熙字典》成取名、博彩的工具書 在數字化十分便捷、人們用移動終端就可以解決任何看不懂的語言的今天,有多少人還會去買紙質的字典,更何況是清代編纂的《康熙字典》?然而事實上,2014年由媒體報道,這部1716年刊刻成書的字典銷量不錯。其中,中華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每年銷量有6000冊至8000冊。 而上海辭書出版的《康熙字典》的銷量要好于中華書局版。該出版社語文詞典編輯室主任孫畢也奇怪,《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2008年推出,這本書從沒宣傳過,但售價180元的16開版本每年銷售一萬多冊,售價80元的32開本每年也能賣一萬冊,這對價格并不便宜的辭書來說,算是奇跡了。 買家究竟是誰?對此,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曾表示,有取名者在大量使用,而且這本字典又因文字排版穩定,無差錯,不會輕易變更,成為最好的博彩業密碼工具書。 如顧青所言,網站、微博、論壇、貼吧,利用《康熙字典》為孩子、公司起名的,確實聲勢浩大。 一群《康熙字典》的忠實擁躉者是新晉的家長們。為給孩子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家長們便盯上了收錄漢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以求孩子的名字古雅特別。 此外,《康熙字典》也就成為一些起名公司的生財“利器”。有媒體報道稱,這類買賣在網上鋪天蓋地,還標明了不同價碼,比如為個人起名288元、388元不等,為公司起名688元、988元不等。還有一些網站把網友輸入的名字,根據《康熙字典》的筆劃數,自動計算出名字的筆劃數,據此測出其一生的前程、命運、健康等。 為何一定要以《康熙字典》為標準?一位“命理師”給出的解釋是:“如果說到姓名學的話,不管是繁體字或簡體字,都要以《康熙字典》部首、筆劃為正確筆劃數來論。”這位“命理師”說,目前公認的起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即依據姓名的筆劃數和一定規則建立起天格、地格、人格、總格、外格等五格數理關系,以此來推算人的命運。“我們所說的字的筆劃數,并不是習慣算法所算的簡體筆劃數,而是以繁體字《康熙字典》的筆劃數為準。”他強調。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最愛 除了和取名有關,老祖宗留下的生僻字也成功融入了今天的娛樂產業。近幾年,隨著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節目開始關注中華傳統文化,不少節目更是聚焦漢字,通過尋找鍵盤里失落的漢字,領略漢字之美,吸引人們的眼球。 當然,在這些節目中,也出現了不少生僻字。一些漢字連評委都驚呼“不認識,也從來沒見過”。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就表示,節目應“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更注重文字背后的價值。他認為:“很多年來,我們習慣了以常用、簡便為文字表達的價值取向,這樣下去,就會影響我們母語的品質,蘊藏在古老經典中的智慧和價值觀就難以得到傳承,我們民族的想象力、思考力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也有反對意見。周有光的弟子、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曾表示,讓初中學生去背字典,掌握一些生僻字,很不合時宜,“它沒有生命了,你焐熱了又能怎么樣”。 復活的生僻字:“囧”、“槑”和“兲” 不過有些生僻字,還真是不用焐就熱了。 這些復活了的生僻字由于構字方法較為奇特,在網絡上被賦予新的意義。其實是屬于意外走紅。 比如“囧”字。這個字本義為“光明”。現在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絡聊天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之意。此外,“囧”字還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單個漢字”之一。 類似的還有“槑”和“兲”。前者古義同“梅”,由于“槑”字由兩個“呆”字組成,在今天的網絡語言里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后者的古義同“天”。而網絡用語中,常將這個字從上往下念,誤用此字作王八解。當“兲”在網絡上大行其道時,很多網友大呼“噢,我的兲啊!” 新時代的生僻字:“qióng”和“duang” 在網絡時代,不僅原有的生僻字被網友重新解讀了,網友還“生造”出來不少“生僻字”。 例如,在網絡被造出的“qióng”字,就是三個“買”字的疊加,意思是不停地買就會把錢花光,最后變窮。 而廣泛見于報道的、被稱為“羊年第一個網絡熱門詞”的“duang”字,是“成”、“龍”兩字的組合。這個新造字源于一部成龍于2004年代言的廣告。今年,該廣告再次被網友們挖出來進行了新一輪惡搞。 《咬文嚼字》名譽主編郝銘鑒表示,這實質上是一種文字游戲,我覺得無傷大雅。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也表示,隨著社會現象的更新和人們自我表達情緒的加強,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時刻進行著新陳代謝。漢語的語義被人們不斷發掘,也為新詞的產生留下了空間,這是語言社會學中的一種現象。 這種社會現象還不只局限于中國,很快就傳播到了國外。“duang”還成了英國BBC的熱門報道,外國友人的報道除了向大家描述了“duang”有多火外,更提出了至今也不懂“duang”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法國網民索性拿來就用,不僅接受“duang”的用法,還為其創造出法語嚴謹的動詞變位。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這些新造出的生僻字持反對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就說:“字不同于詞,字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書寫符號系統,需要一定的規范,這樣才能保證文字在記錄語言時的準確性和可溝通性。網絡作為新媒體,具有傳播快、受眾廣等特點,更應慎重使用此類文字,尤其應該注意是否用在引號中,是否明確標識出戲謔、娛樂的語境。” |
相關閱讀:
- [ 10-23]警方推“取名指引”服務 減少寶寶重名生僻字問題
- [ 10-09]娛評:生僻漢字能被綜藝節目“焐熱”嗎?
- [ 07-01]“成語大會”被指考題生僻 主持人:因選手很優秀
- [ 07-01]“成語大會”被指考題生僻 主持人:因選手很優秀
- [ 07-01]“成語大會”被指考題生僻 主持人:因選手很優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