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美聯(lián)儲9月加息“爽約” 然后呢?
2015-09-18 12:33: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網:美聯(lián)儲加息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有什么影響? 曾剛:從標價角度來講,大宗商品都是有美元標價的,美元升值會導致商品價格的下行。但總體來講,現(xiàn)在大宗商品最大的利空其實不在美元或者美聯(lián)儲政策,而更多是來自對全球市場對中國的擔心。中國是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大宗市場上最主要的消費者,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時期之后,經濟增速出現(xiàn)放緩,對大宗商品的需求迅速大幅減少,而需求的下降導致價格的下行。短期內,美元走勢增強可能會把影響擴大一點,但整體趨勢并不取決于美元。 中國經濟網:美聯(lián)儲加息,會對歐洲和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造成什么影響?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如何? 曾剛:原則上講是“翹翹板效應”,當年美元走低,大家都跑到新興經濟體去買資產,這樣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被高估,出現(xiàn)了泡沫。如果美聯(lián)儲加息的話,資本可能會回流,從而導致新興國家資產價格下跌,匯率受到考驗。在199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翹翹板效應”。不否認現(xiàn)在如果美聯(lián)儲加息會對新興經濟體造成一定資本回流的壓力,但影響比1997年要差得很遠。原因一方面是1997年這些新興國家的匯率政策不太靈活,當時是為了”盯住”美元,最后釀成了所謂的貨幣危機。而且那時這些國家還借用了大量外匯儲備,導致資產的錯配。現(xiàn)在新興市場國家匯率體制比較靈活,而且對貨幣錯配的監(jiān)控也比以前要嚴格得多,即便匯率跌了對企業(yè)產生的影響也非常小,對這些國家的影響也不會像1997年那么嚴重。 第二方面是國際貨幣競爭的層面,在1997年的時候美元是全世界的絕對主導的貨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的加息的話,實際上這些國家只能選擇美元的去還債,而現(xiàn)在由于國際貨幣競爭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替代品,歐元和日元尤其是歐元都能對它形成替代,而且歐洲和日本貨幣政策現(xiàn)在又極其寬松,意味著新興市場國家受到資本外逃的壓力會比較小。 中國經濟網:美聯(lián)儲加息會不會是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源頭? 曾剛:我覺得不會。首先一個原因是新興市場國家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第二個原因是國際貨幣的競爭導致美元的替代品出現(xiàn)了,使其影響降低;第三個原因是美聯(lián)儲的本身的原因。 美聯(lián)儲加息進程實際上也不是非常堅定,它所產生的影響就不一定會像1997年那樣。1997年是因為美國持續(xù)多次加息才導致了最后的結果,現(xiàn)在美國的經濟體本身也面臨著挑戰(zhàn),美聯(lián)儲加息可能也就加一次,甚至一次還不一定,也有可能會繼續(xù)推遲,那產生的影響就會非常有限。三個因素加起來,我覺得它不太會出現(xiàn)1997年那樣的危機。(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 |
相關閱讀:
- [ 09-18]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調整風險遠未解除
- [ 09-18]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調整風險遠未解除
- [ 09-17]美聯(lián)儲加息or不加息 對你我影響幾何?
- [ 09-15]加息還是不加?美聯(lián)儲陷入左右為難
- [ 09-15]加息還是不加?美聯(lián)儲陷入左右為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