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從那時到現在,歲月的腳步已經走過了60個年頭。 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奮進,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天山南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 當新疆的歷史又將邁向新征程,俯瞰天山南北的滄桑巨變,怎不叫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歷史的乾坤,常常隱藏于細節之中。一個地區的發展進步與否,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讓我們傾聽各族群眾的心聲來梳理考量。 (一)美麗新疆:城鄉之變,勾勒出新疆最耀眼奪目的輪廓。 “空氣干凈了、天更藍了、樹更綠了,城市越來越美了,作為一個烏魯木齊人,我感到越來越自豪!”市民張瀟談起“藍天工程”時說。烏魯木齊市投入452億元用于大氣污染治理,首府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到2014年達310天,比2009年增加48天,創有監測以來最好記錄,成為全國空氣質量改善最為明顯的城市之一。 “城在水中立,船在城中行,人在畫中游,感覺就是在江南水鄉!”庫爾勒市民郭秀忠聊起孔雀河、杜鵑河、白鷺河“三河貫通”工程時說。 “我家的蘋果樹掛果了,你聞滿園的果香味……”溫宿縣溫宿鎮柯柯牙社區果農尹樹叢樂呵呵地說。這是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授予“全球500佳境”稱號的柯柯牙綠化工程。 生態新疆——作為離海洋最遠的內陸干旱區,“風吹石走沙滿天”的邊陲印象漸漸褪去,藍天白云、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不再是奢望。“環保優先,生態立區”“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正在進行時,“潔凈新疆”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以前沿路都是村莊,路上拖拉機、三輪車、毛驢車、摩托車特別多,開車快不起來。現在高速公路通了,路面又寬又好,設施也比較完善,運輸和出行都快捷多了!”隨著三岔口至莎車高速公路通車,貨車司機劉成非常開心。 “早上在烏魯木齊喝奶茶,晚上到蘭州吃牛肉面。”這是全長1776公里的蘭新高鐵開通后,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段子。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