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或重新收緊難民容留政策
2015-09-19 07:3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德國內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準備提交法案,要求恢復執行《都柏林條例》,即把入境德國的難民遣返至他們在歐洲的第一“落點國”。先前迫于輿論壓力,德國一度放寬標準,不再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強制執行《都柏林條例》。 不再對難民“開綠燈” 按慣例,難民需在進入歐洲的第一“落點國”提交避難申請,但很多人在未獲認定前就離開“落點國”,前往經濟條件更好的其他國家,德國尤受青睞。敘利亞偷渡幼童殞命事件曝光后,歐洲國家嚴苛難民容留政策飽受抨擊,德國一度對來自敘利亞難民“開綠燈”,使得他們無論通過何種途徑抵達德國,都有很大機會留下。 然而,難民不斷涌入。分析人士預計,進入德國的難民可望從去年的20萬人飆升至100萬人。 法新社17日報道,出身保守派的德邁齊埃已經擬定法案,要求恢復執行《都柏林條例》。 該法案一旦通過,赴德敘利亞難民的居留期望將成黃粱一夢。另外,如果難民避難申請無法被認定且不可能被遣返至其祖國,他們也將沒有工作和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 難民潮“壓垮”移民主管 而就在當天早些時候,德國內政部發表聲明,宣布聯邦移民和難民辦公室主任曼弗雷德·施密特辭職。 “內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對失去這樣一名表現出色的機構負責人而感到遺憾,”聲明說,“移民和難民辦公室正集中精力應對當下……狀況,申請進入德國避難的人數激增為這一機構以及各州政府帶來了巨大挑戰。” 雖然官方稱施密特辭職出于“個人原因”,但德國媒體報道,移民和難民辦公室因工作效率低下、大量避難申請積壓招致批評,成為壓垮施密特的“最后一根稻草”。截至8月底,積壓這一機構等待審核的避難申請多達27.6萬份,其中53%已擱置半年多、25%則放了超過一年。 多國收緊難民政策 作為難民前往德國過境通道的克羅地亞,曾一度表態允許難民自由通過,卻也不得不“食言”,于17日關閉了7個與塞爾維亞的邊界口岸。 塞爾維亞位于克羅地亞以東,兩國間有8個過境口岸??肆_地亞內務部說,自16日以來,已有超過1.1萬名難民涌入克羅地亞。 塞爾維亞鄰國匈牙利本周早些時候關閉了與塞爾維亞的邊界,切斷了難民借道前往德國等地的通道,難民轉而取道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總理佐蘭·米拉諾維奇先前表示,不會阻礙難民經由克羅地亞前往其他歐洲國家,克羅地亞應對這一狀況資源“有限”。 而作為克羅地亞的鄰國,斯洛文尼亞17日晚些時候攔下了一輛從克羅地亞出發的入境列車。斯洛文尼亞邊防警察稱,300名乘客中,150人沒有合法文件,他們將被盡快遣返克羅地亞。十余輛警車已經部署火車站,維持秩序。 斯洛文尼亞通訊社報道,斯洛文尼亞隨后暫停了與克羅地亞的所有火車通行。 自匈牙利關閉與塞爾維亞邊界以來,斯洛文尼亞就一直在防范難民潮。 與此同時,匈牙利也已開始在與克羅地亞的邊界修建圍欄,以防難民越境。 綜合新華社 觀點 難民危機來了,歐洲準備好“三省吾身”了嗎? 愈演愈烈的難民危機讓歐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5月中,當難民危機初露端倪時,歐洲人并未把它當回事兒。有些官員甚至聲稱難民大批赴歐充分證明歐洲的吸引力,體現了歐洲軟實力。話音未落,事態即迅速發展成為歐洲戰后最嚴重的一場難民危機。 面對危機,歐洲雖然一直在想辦法,但迄今未交出令各方都滿意的“答卷”。歐洲并不缺乏聰明人。為什么面對危機卻一籌莫展呢? 首先,危機從何而來?這次難民潮中,來自中東敘利亞、伊拉克以及北非利比亞的難民占了大多數。是什么導致這些國家從一個穩定的社會變成了危機的“起源地”?許多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地的難民認為,正是包括歐洲在內的西方世界推行的所謂“民主改革”和“革命”造成了地區動蕩,將他們“置于苦難之中”。 其次,歐洲到底關心誰的人權?歐洲在維護人權方面一直很積極,即使是別人家的事,只要違背了“人權原則”、“普世價值觀”,歐洲都要管一管。以此推之,歐洲早就應敞開懷抱,熱情擁抱來歐的難民,保證他們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甚至予以國民待遇。但全世界看到的卻是,在洶涌的難民潮沖擊下,當意識到自己的面包可能從五個縮減為四個甚至可能變成三個的時候,歐洲人開始逐漸放下了曾經高舉的道義大旗。某些人的冷漠像一些國家邊界新筑的“籬笆墻”一樣越壘越高。有人尖銳地指出,至今到歐洲的難民不過幾十萬,還不到歐洲總人口的千分之一,對歐洲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連付出這點代價都已是“不可承受之重”,那么是不是也該少說些普世的豪言壯語了。 再者,緊跟美國是否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出于歷史、文化等原因,歐洲和美國結成了緊密的盟友,但歐洲畢竟不是美國。在事關利益的緊要關口,歐洲似乎總是掉進美國挖好的“坑”。最近屢屢爆出的美國對歐洲的監聽門、間諜門事件更是揭示了美國對待自己盟友的真實態度。 這次難民危機中,美國的表現頗有意思。世所周知,中東北非局勢動蕩與美國難脫干系。但美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移民國家,迄今只接納了不到1500名敘利亞難民。在國際社會的呼吁和壓力下,美國也只作出了再接受1萬名難民的承諾,還不到兩天內涌入匈牙利的人數?!睹麋R》直指白宮推卸責任,要求美國“不能只讓其他周邊國家和歐洲承擔敘利亞悲劇的后果”,道出了許多歐洲人的心聲。 當然,“禍兮福所倚”。難民危機是一面鏡子,將歐洲的問題暴露出來。難民危機也可能是一次契機,若能促使歐洲反思,并以符合歐洲體量的戰略眼光和勇氣,大膽調整內外政策,則既有望為停滯不前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加油提速,也將有助于歐洲重樹國際地位和形象。文/歐陽實 |
相關閱讀:
- [ 09-18]德國法蘭克福發現200副拿破侖軍團士兵骨架
- [ 09-15]德國啟動邊境檢查制阻難民 官員:別抱太高期望
- [ 09-18]難民大量涌入沖擊德國經濟 德失業率升高
- [ 09-15]德國態度“逆轉” 加劇歐洲反難民情緒
- [ 09-15]難民潮改變德國“歡迎文化” 突然啟動邊境臨時管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