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爭法案”獲通過 后安保法時代何去何從?
2015-09-19 07:38:2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資料圖日本民眾冒著大雨持續聚集在國會周邊進行抗議活動。中新社發 王健 攝 中新網9月19日電 19日,由安倍政權力推的安保系列法案通過參院全體會議表決。實際上,安保法案能夠獲得通過并無懸念,雖然日本國內反對聲浪一波大過一波,但一意孤行的安倍選擇了罔顧民意、充耳不聞。如今這備受批判的“戰爭法案”已經上路,安倍政權下一步棋如何落子、日本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值得引發警醒和關注。 【安倍一意孤行傷害了誰?】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此前曾直言:“若法案成立,和平法之下的日本將不復存在”,這道出了日本國內為數眾多的民眾、學者以及政客的擔憂。 事實上,新安保法案一經問世就備受指責,而日本國內抗議的呼聲于近一個月內達到頂峰——8月30日,日本各地民眾紛紛加入到“全國百萬人大行動”中抗議安保法案,當時預計參加人數達10萬人,最后人數卻增加了兩成,達到了12萬,聲勢之浩大可見一斑。 在參與集會的人群中,不乏多位日本國內的知名人士,如音樂家坂本龍一、作家森村誠一、鐮田慧,還有天文學家池內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份以來的抗議活動中,出現了眾多年輕人的身影。如為反對安保法而自主成立的日本大學生組織“SEALDs”,他們通過社交網絡呼吁日本各地年輕人舉行示威游行,獲得了積極的響應。 新安保法為何如此不得人心?有日本學者撰文指出,鑒于日本的貧困指標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國家債務創下新高,一旦這些安全法案獲得通過,很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不安全感。 然而民眾的呼聲卻并不能讓安倍停下腳步,執政黨強推安保法,在日本政壇也投下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彈,日本民主黨、維新黨、日共、社民黨等6大在野黨,組成事實上的反安保法案同盟,日本朝野之間展開激烈較量。本該反映國民意志的國會卻違背了民意,強行通過的安保法案給日本政治帶來巨大創傷。 正如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曾經放出的“狠話”——“安保法案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沒有獲得國民理解,但就算不理解,也必須要通過”。可以說,安保法案的通過,無異于安倍政權用“個人意志”逆轉了整個國家的方向,其傷害到的人可謂不計其數。 【后安保法時代 日本何去何從?】 安保法案對于安倍來說之所以如此重要,甚至讓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因為其正是推動日本再度軍事化的關鍵一步。目前,這部引發巨大爭議的法案已經獲得通過,安倍接下來要做什么、日本未來將何去何從,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用安倍晉三自己的話概括,通過安保法案最重要的是“要讓日本自衛隊走出國門”、“要能夠和盟友美國并肩作戰”。 就在8月最后一天,日本防衛省遞交了2016財年防衛預算申請,其額度高達5.0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80億元,創下日本自二戰以來的防衛預算新高。 學者分析認為,日本自衛隊要加快走出去,將選擇若干突破口: 首先,加速取消對維和部隊的地域和活動限制。目前,日本自衛隊參謀本部已制定文件,確定自2016年3月開始,日本在南蘇丹的維和部隊新增兩項任務,一是宿營地共同防衛,二是緊急警護。所謂緊急警護,是指在日本維和部隊活動區域外,一旦有他國軍隊或非政府組織的民間人士受襲,也要拿起槍去營救,這被日本觀察家解讀為,日本自衛隊要創造在海外打響第一槍的機會。 其次,安倍致力于加強日美同盟關系,修改安保法案是為軍事同盟服務。日本要在同盟中承擔更多責任,滿足美推展“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需求。至于能否照顧到其他國家的關切,是否有利于地區穩定,卻并不在考慮的范疇內。 伊拉克戰爭期間,日本已經可以派兵海外。解禁集體自衛權,其實是日本自衛隊海外活動的“升級版”。安倍政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發動戰爭的權利,成為“正常國家”。 綜上,日本通過安保法案,其背后牽連出的問題多且復雜。從短期上講,日本可能成為美國的“雇傭軍”,從長遠來看,戰后的國際秩序將可能受到影響,一個“軍國主義化”的日本或將重回歷史舞臺。 【新安保法案的幾個重要關鍵詞】 海外派兵 安保法案共包括1個新立法和10個修正法。新立法是《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其實質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據這一法案,日本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 集體自衛權 集體自衛權,是指與本國關系密切的國家遭受其他國家攻擊時,無論自身是否受到攻擊,都有使用武力進行干預和阻止的權利。宣告日本戰后長期堅持的“專守防衛”國策遭徹底顛覆。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折。 地理限制 安保法案的要害是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法案突破了現行《周邊事態法》中對自衛隊后方支援行動的地理限制,除將向美軍等外軍提供軍事支援的范圍擴大至全球外,還能參與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海外軍事活動。 武器 據日本媒體報道,根據安保相關法案,自衛隊在外國營救本國人質時,可使用“必要武器”,而不是以前只限于危機時“自衛”的武器。(完) |
相關閱讀:
- [ 09-18]“日本足球之父”克拉默去世 享年90歲(圖)
- [ 09-18]國際原子能機構批日本政府對福島核事故應對不力
- [ 09-18]日本北海道現疑似機翼金屬部件 疑大地震時殘骸
- [ 09-18]日本眾院否決在野黨提交的內閣不信任決議案
- [ 09-18]日本解除全部海嘯警報 稱今后仍將密切留意(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