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強改安保小法,為修憲法大法 美國為何歡迎?
2015-09-19 07:44: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資料圖成千上萬民眾聚集議會大樓外示威,抗議安倍政府和安全法案。 中新網9月19日電 (記者 李夏君孟湘君)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主要內容的新安保法案獲日本國會參議院最終通過,標志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推的該法案將在9月國會落幕前被予以正式立法的地位。安倍費盡心機,從安?!靶》ā毙奁?,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動日本戰后立法根本——和平憲法“大法”。而就在日本各界一片譴責浪潮和國際社會擔憂聲中,美國為何表態稱“歡迎”? 【“牛步慢行”難敵“鐵秤砣” 奠定參院選舉苦戰基調】 由于在野黨提出了內閣不信任案和一系列問責案,安保法案無法按照安倍政權的計劃于18日內在參議院獲得通過。日歷翻到了19日,凌晨,安保法案最終得以通過。 據報道,由于在野黨采取了“牛步慢行”戰略,參議院全體大會對安保法案實施投票表決過程緩慢。整個投票過程至少延續了2到3個小時。17日,在野黨議員還圍堵參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委員長,上演“全武斗”,一旁觀望的安倍不為所動,如同“吃了秤砣鐵了心”,專心推進法案。 但是,在野黨“鬧堂”,沒能最終阻止安保法案的通過。這一法案將決定自衛隊可以出兵海外行使集體自衛權,這也意味著日本的安保戰略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守護國土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國際軍事行動,日本堅持了70周年之久的和平發展道路將會被改變。 安保法強行通過,下一步,不是抗爭無效后的偃旗息鼓,而是更激烈的反彈與攻防戰。這一系列被日媒命名為“戰爭法案”的文件,一定程度上已經撕裂了日本社會。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隨著安保法案通過,日本國內的“政治右傾化”和“抵制政治右傾化”這對矛盾和斗爭將進一步加劇。在野黨與民眾已經看到,安倍內閣接下來將著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目前他們的抗爭,已成為明年參議院選舉的序幕。 他進一步表示,2016年的參院選舉非常重要,將決定日本未來走什么道路,可以說是日本戰后最重要的一次參院選舉。未來一年,日本國內圍繞戰爭與和平、未來發展方向、要不要繼續捍衛和平憲法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會出現劇烈斗爭,也會出現政黨的分化融合。 他分析稱,安倍之所以要先修安保“小法”,再修憲法“大法”,是因為目前自民黨還沒有在眾議院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議席,在修憲進程中是“瘸腿”的狀態。參院選舉將改選一半議席,如果屆時安倍的自民黨大勝,并聯合其他同意修憲的政黨議席超過三分之二,意味著日本執政黨提出新的憲法草案,在國會通過是板上釘釘的事。 雖然國會通過后,就是否修改憲法還要國民投票,但劉江永認為,這個投票的門檻“很低”——超半數同意即可。他指出,雖然很多反對修憲的人不會去投票,但只要國會能通過,再營造與周邊國家關系緊張的氛圍,修憲“很有可能通過”國民投票這一關。 但如果明年參院選舉中,自民黨聯合同意修憲的席位不能占三分之二以上,那么安倍雖然能繼續執政,但在2018年前,是無機會修憲的。 劉江永表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從日本的政治制度來看,自民黨在安倍領導下一黨獨大、一手遮天,在右傾化路上越走越遠,未來日本民眾會不會通過參、眾院選舉“懲罰”安倍,目前看對自民黨是一個不利因素。現在自民黨雖然強勢通過安保法,但也不排除埋下了其在選舉中落敗的因素。 他稱,特別是日本國內已經形成一種反右傾輿論、潮流的情況下,如果自民黨在明年的參院選舉中輸了,而且“輸的很慘”,那么自民黨內部不排除會追究安倍的責任,黨內可能會出現新的挑戰者。但目前看,還沒有人能在黨內和安倍相抗衡。 2016年日本參院選舉,注定是一場鏖戰。安倍屆時是否能繼續執政?劉江永認為,這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日本自民黨明年是否仍是執政黨,二是自民黨總裁是否仍由安倍擔任。目前看這兩個因素都不存在變化的可能性,安倍也在不久前不經投票直接連任執政黨總裁。不出意外的話,日本自民黨仍然將是執政黨。他的任期也將到2018年9月,除非身體出問題、丑聞等導致他下臺。 【美國“歡迎日本在國際安全中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雖然國際社會對日本安保法的強行推進表示了擔憂,就日本參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通過相關法案一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9月17日在記者會上稱,美國“歡迎日本在地區及國際安全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道,德國外交部副發言人也在記者會上就日本安保法案審議表示,“正帶著極大的興趣關注討論。應該歡迎日本在國際維和行動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發言人還表示,日本有必要與 “鄰國保持密切對話”。 安倍通過安保法來間接、卻實質性地改變憲法第九條規定的“專守防衛”政策,以使之形同虛設。而據分析,安保法解禁日本集體自衛權后,保障的恰好是盟國美國的利益,故美國政府自然也樂于支持日本通過該法案,安倍由此獲得美國“聲援”。 劉江永稱,冷戰后,世界并不太平,起初因為美國的單邊主義發生了五到六次局部戰爭,2008年后,美國放棄了單邊黷武政策,但開始推進 “暴力的多邊主義”,仍然是以美國為首,帶領北約或多國部隊大打出手。“暴力多邊主義”或會成為未來國際安全的負面因素,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意味著其未來可能加入到“暴力多邊主義”的行列。不僅對中、韓等周邊國家產生安全隱患,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他深入分析稱,早在20年前,美國就認為日本應該增強防衛力量、承擔軍事責任,而不應該“白搭車”——只注重經濟不承擔防衛責任。 “911”事件后的伊拉克戰爭中,日本曾派出自衛隊,在印度洋為美軍提供彈藥補給,不過當時沒有形成法律,只是特例。此外,據共同社,1999年5月,日本制定了假想朝鮮半島“有事”時為美軍提供支援的《周邊事態法》,還增加了在日本“有事”時加以應對的《武力攻擊事態法》。 安倍此次推動的新安保法是帶有永久性質的,可授權日本政府隨時隨地向國外派出自衛隊。這符合美國一貫對日本的訴求:日本利用美國借船出海,打破戰后禁區;美國借助日本力量,利用日本實現“再平衡”戰略。在全球范圍內,除了北約、歐洲以外,美國在亞洲把日本作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是為進一步調動日本的能量,為美國的亞太和全球戰略服務。(完) |
相關閱讀:
- [ 09-18]“日本足球之父”克拉默去世 享年90歲(圖)
- [ 09-18]日本眾院否決在野黨提交的內閣不信任決議案
- [ 09-18]國際原子能機構批日本政府對福島核事故應對不力
- [ 09-18]日本解除全部海嘯警報 稱今后仍將密切留意(圖)
- [ 09-18]日本北海道現疑似機翼金屬部件 疑大地震時殘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