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
2015-09-22 16:35:3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強調 堅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正確方向 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就中美關系、兩國在亞太及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兩國人民交往、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中國經濟形勢、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外國企業在華投資、中國互聯網政策、反腐敗等回答了提問。 在回答關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完善全球治理結構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指出,全球治理體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中國沒有這種想法,也不會這樣做。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一直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世界上很多有識之士都認為,隨著世界不斷發展變化,隨著人類面臨的重大跨國性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有必要對全球治理體制機制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革。這種改革并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窮則變,變則通。”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世界,都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持活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領域有著廣泛共同利益,應該共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這不僅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也有利于雙方合作推動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際合作。因此,我們應該為國際發展事業作出貢獻,很多發展中國家朋友對中國提出了這方面的強烈愿望。建立亞投行,主要是為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以及亞洲各國在深化合作方面的愿望。據世行、亞開行測算,2010年到2020年,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達8000億美元。亞投行可以為這種需求多提供一種資金投入選擇,因而受到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歡迎。面對這么大的需求,亞投行只是一個渠道,不可能包打天下。亞投行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多邊開發機構,將同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相互補充。除了域內國家,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也都加入了亞投行。中方歡迎美國參與亞投行,從一開始我們就是這個態度。 我不認為世界上哪個國家可以使全球治理結構向自己傾斜,也不認為這樣做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全球治理結構如何完善,應該由各國共同來決定。聯合國馬上就要舉行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一道,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回答關于中國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政策立場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強調,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努力。當今世界,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世界好,中國才能好。在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等方面,中國都沒有缺席。這是國際社會的希望,也是中國的責任。 中美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要責任,存在廣泛共同利益。中方愿同美方攜手應對重大全球和地區性問題,已經做了很多事,還將繼續做下去。中美在應對朝核、伊朗核、巴以和談、南蘇丹、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一系列國際和地區問題及全球性挑戰方面開展了密切協調和合作。當然,中美在處理一些問題時思路和方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不同才能相互補益,找到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在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時,中國堅持平等、公平、正義,倡導以和為貴,主張通過和平談判政治解決有關問題。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應該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立場和政策,說公道話,辦公道事。我們不贊成強行干涉別國內政,認為很多事情應該商量著辦。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多么復雜的情況,國際社會都應該堅定信心,持之以恒堅持和平努力。 伊朗核問題政治解決取得重大成果,中美為此進行了共同努力。這說明我們的主張和方法是有效的。中方將同各方一道,推動全面協議得到有效落實。 中方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同時我們認為應該通過和平手段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當前,半島局勢復雜敏感。中方愿同美方及相關各方繼續就妥善處理半島事務、實現東北亞地區長治久安等問題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 在回答關于中國夢、中國夢和美國夢的異同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最根本的是實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關于這個問題,需要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向度來認識。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華民族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社會動蕩、外族侵略、戰爭磨難,但中國人民始終自強不息、頑強斗爭,從未放棄對美好夢想的向往和追求。看待當今中國,一定要深刻認識中國近代以后所遭受的民族苦難,一定要深刻認識這種長期的民族苦難給中國人民精神世界帶來的深刻影響。所以我們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不是鏡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號,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心中。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有夢想才有希望。上次訪美時,我在艾奧瓦州馬斯卡廷的老朋友們也向我提起他們的夢想。我深深感到,各國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對未來有著共同夢想:世界和平,社會安寧,生活富足。當然,由于歷史文化、發展階段的不同,中國夢、美國夢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夢想內涵不盡相同,實現的具體途徑和方式也可能不完全一樣。條條大路通羅馬。各國人民對夢想的追求,不論有什么異同,都是激勵他們頑強奮斗的強大動力,也為中美合作和各國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 在回答關于南海、網絡安全、維系中美關系的重要因素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強調,看待中美關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著兩國之間的分歧,正所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美兩國經濟總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占世界五分之一。這兩個“大塊頭”不合作,世界會怎樣?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2013年夏天,我同奧巴馬總統在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作出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戰略抉擇,其核心內容就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兩年多來,圍繞這一共識,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水平不斷提升,雙方就幾乎所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及全球性挑戰保持著密切有效的溝通和協調。事實證明,中美兩國利益已日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兩國關系發展不僅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力促進了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當然,一個家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中美兩國難免會存在一些分歧。雙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異,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對可以解決的問題,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以建設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級,防止對兩國總體關系和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合作大局造成干擾。 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對此有著充足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中國對南沙部分駐守島礁進行了相關建設和設施維護,不影響也不針對任何國家,不應過度解讀。中方島礁建設主要是為了改善島上人員工作生活條件,并提供相應國際公共產品服務,也有助于進一步維護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 中國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中國是黑客攻擊的受害國。中國政府不會以任何形式參與、鼓勵或支持企業從事竊取商業秘密行為。不論是網絡商業竊密,還是對政府網絡發起黑客攻擊,都是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根據法律和相關國際公約予以打擊。中美雙方在網絡安全上有共同關切,我們愿同美方加強合作。 我將同奧巴馬總統就雙邊關系和國際形勢深入交換意見,并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共商進一步發展中美關系大計。希望這次訪問能向國際社會發出中美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積極信息。 在回答關于中國的國防政策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指出,中國歷來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中國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并不是為了窮兵黷武,我們沒有這個想法。在國土之外,中國在亞洲沒有任何軍事基地,沒有任何駐軍。中國是一個大國,領土、領海、領空廣闊,具有漫長的邊界線,需要對國防建設保持一定投入,也需要保持適度規模的軍隊。為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我不久前宣布中國將裁軍30萬。中國早就承諾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稱霸。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軍隊在亞丁灣護航、打擊海盜、參與敘利亞化學武器外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軍隊在周邊最多的行動,就是應邀幫助一些國家應對自然災害。中國軍隊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 中美都是亞太重要國家,亞太是中美利益交織最密集、互動最頻繁的地區。中美兩國都希望亞太地區保持和平穩定,這符合兩國和地區國家共同利益。亞太應該成為中美加強協調和配合的合作社,而不應該成為中美互相角力的角斗場。我們的態度是,凡是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我們都歡迎;凡是可能導致地區沖突和動蕩的事,我們都反對。 |
相關閱讀:
- [ 09-22]習近平離京訪美并出席聯合國系列峰會
- [ 09-22]習近平訪美對兩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 [ 09-22]聚焦習近平訪美:中美戰略交底 增信釋疑坦誠面對
- [ 09-22]專家解讀習近平訪美:中國外交重頭戲 好事成雙
- [ 09-22]習近平訪美啟迪世界互聯共贏大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