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首日:三個“小故事”闡釋“大道理”
2015-09-23 22:29:04??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透露“書單”:與海明威作品兩次“邂逅” ——世界怎么發展? 當地時間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雅圖集體會見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西雅圖市市長埃德默里、華盛頓州聯邦參議員帕蒂 默里、聯邦眾議員拉森、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等人士。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在22日的訪問中,習近平不僅通過“小故事”講述了中國怎么發展、中美關系怎么發展,還闡釋了世界該怎么發展的問題。 他在華盛頓州的聯合歡迎宴會上說,“我青年時代就讀過《聯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等著作,也喜歡了解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還讀過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杰克·倫敦等人的作品。” 習近平坦言,海明威《老人與海》對狂風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鯊魚的描寫,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第一次去古巴,專程去了海明威當年寫《老人與海》的棧橋邊。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經常去的酒吧,點了海明威愛喝的朗姆酒配薄荷葉加冰塊。我想體驗一下當年海明威寫下那些故事時的精神世界和實地氛圍。” 之所以這樣,習近平指出,“我認為,對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們需要去深入了解。” 此前2014年3月造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時,習近平在演講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這被外界視作“中國版文明觀”。 習近平當時說,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在此次西雅圖的演講中,習近平形象地說,在漢字中,“人”字就是一個相互支撐的形狀。 習近平援引基辛格博士“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等名句指出,“今天,我們再次來到關鍵的歷史當口。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開創中美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為中美兩國人民幸福、為世界各國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貢獻!”(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