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5號)上午,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公布了發布到民政部“全國打拐解救尋親公告平臺”上的7名被拐獲救兒童信息。這7名兒童獲救已6年,被公安部門找到時有的被灌了安眠藥裝在蛇皮袋里,有的身上沾滿了糞便。他們至今仍未找到親人,要想收養他們,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大眾網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山東已有119名打拐解救兒童的信息被發布到該平臺。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山東119名兒童網上尋親 9月19日,由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正式上線,截至今天下午已被訪問506萬余次。在網站的尋親公告中,列有孩子的肖像照、姓名、被拐賣地、所在福利機構、聯系方式等信息。網站尋親平臺提供檢索功能,搜索關鍵詞包括姓名、區域、解救時年齡、性別、身份特征、衣著等信息,為幫助打拐解救兒童找到親人提供了便利。 大眾網記者查詢統計發現,截至25日下午,山東有6市的8家社會福利救助機構發布了寄養的119名打拐解救兒童信息,分別是臨沂市兒童福利院發布85名,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發布10名,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發布7名,濟寧市社會福利中心發布6名,淄博市兒童福利院發布5名,濟寧鄒城市第四老年公寓發布3名,濟寧兗州區福利院發布2名,濱州惠民縣救助站發布1名。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發布7名兒童信息,有的曾被灌安眠藥裝蛇皮袋 大眾網記者從濟南市兒童福利院了解到,該院此次發布到尋親平臺上的7名兒童全部是2009年由濟南市鐵路公安處刑警支隊先后打拐解救回來的。被解救時,他們中最小的出生僅7天,最大的剛剛滿月。獲救6年來,公安部門與兒童福利院一直未放棄幫助他們尋找親生父母,但至今仍未尋找到。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孩子剛被公安部門找到時,有的被灌了安眠藥后裝在蛇皮袋里,有的身上沾滿了糞便,導致他們普遍都得了皮膚病。來到院里后,工作人員每天給他們洗澡、抹藥,無微不致的照料他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孩子們就痊愈了。 個別孩子在解救過程中受到了驚嚇,剛入院時情緒很不穩定,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給他們買玩具、零食、衣服,有時還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伴他們或者把他們帶回自己家里,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兒童福利院與公安局開通綠色通道,被拐解救兒童順利落戶上學 據了解,這些暫時寄養在兒童福利機構內的被拐獲救兒童既不屬于孤兒,也不是身體和智力意義上的殘障兒童。按照法律規定,兒童福利院收養的對象是棄嬰和孤兒,尷尬的身份使他們在生活、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難以享受到院內其他孤兒和棄嬰的待遇。 為保證這些打拐解救兒童的全面成長,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與市公安局打拐辦聯手建立了打拐兒童救助綠色通道,并協調公安部門為這些打拐兒童辦理了落戶手續,為這些孩子今后能順利上學、醫保就醫創造了條件。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介紹,這7名孩子平時由院里專門安排的幼教老師進行早期教育,其中 5名兒童因到了入學的年齡,已在今年9月1日上了小學,另2名兒童明年到入學年齡。 想收養他們至少得明年年底,兒童福利院呼吁保護孩子的隱私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說,據粗略統計,自9月19日“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以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已接到100余個關于收養這些兒童的咨詢電話。按照民政部、公安部發布的《關于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在還處于信息公告尋親階段,要想收養這7名打拐的孩子,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同時呼吁,“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平臺”上線以后,更多的人可以通過平臺查看些孩子的信息,為幫助這些不幸的孩子尋找到親生父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希望社會各界在關注和幫助這些兒童尋親的同時,保護孩子的隱私,為他們無憂無慮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記者馬俊驥 通訊員 李鑫龍) |
相關閱讀:
- [ 09-06]男子為報復工友拐賣其8個月大兒子 16年后被抓
- [ 06-22]“創意”廣告:拐賣兒童根源是不孕不育癥
- [ 06-20]最高法:收買被拐賣兒童一律追刑責
- [ 06-19]近年20多人拐賣兒童獲死刑云南最多 一團伙拐賣223人
- [ 06-19]媒體稱破拐賣大案件需花百萬 省級公安缺經費
- [ 06-19]媒體:應尊重嚴懲拐賣背后的民意訴求
- [ 06-19]拐賣兒童:一律死刑不對 但應加重刑罰
- [ 05-05]警方通報特大跨國拐賣婦女案:34越南婦女賣往河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