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潘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秋前夕,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通報十四批次月餅不合格情況,并發布中秋月餅食品安全監管與消費提示,中國消費者協會也于中秋前夕發布月餅消費提示。 中秋節前夕,微信朋友圈中的“私房手工月餅”悄然流行,打著“純手工無添加”、“個性設計私人定制”的旗號,價位并不低,每個月餅的叫價從幾元到五六十元不等,有網友表示,都是朋友在賣,質量和價格都比較放心。這類手工月餅都將無添加、貨真價實作為月餅的最大賣點,有些賣家還將自己制作月餅的用料、制作過程拍成照片發在網上,還有的賣家將月餅制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制作成小視頻,給顧客吃“定心丸”。 然而,這些月餅包裝上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食品生產許可以及食品標簽,屬于典型的“五無”問題食品,而朋友圈和所謂熟人情面也讓追責變得更加困難。有月餅銷售業內人士提醒,賣家畢竟不是正規的商家,購買時要看清楚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注意包裝有沒有殘破,里面有沒有發霉;微信上注意保存和賣家的聊天記錄、還有支付憑證、快遞單、商品包裝等等,最好還是向賣家要發票作為買賣憑證。 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建議大家在反對過度包裝的同時,也要遠離“三無月餅”,要認準正規廠商。同時建議消費者網購月餅需格外謹慎,防止過期變質等問題。另一類打著“保健”旗號的月餅也在多地熱銷。這些月餅號稱加入了西洋參、螺旋藻、蟲草等,價格也普遍比傳統月餅高出不少。通常只要有人參、魚翅和鮑魚的月餅價格都在300元以上。有網友覺得成分健康,送老人是不錯的選擇,也有人認為月餅小小一塊,對身體有益的食材也放不進多少,算不上“養生”。 針對這一現象,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布消費提示指出,月餅類保健食品屬虛假宣傳,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從未批準過保健類月餅。禁止生產企業在月餅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藥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的物品、超范圍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同時,各地對于此類“保健”月餅也開展查處工作。 鎮江市食藥監管局工作人員張辰披露,很多普通的食品的宣傳人員會違規向百姓推銷,信口開河,隨便亂說,“恨不得什么東西都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壽。”保健食品國家有定義,目前還沒有聽說有任何一款月餅通過了國家審批。在檢查中如果看到這種產品,會直接撤柜,然后回去核對。違規宣傳、虛假宣傳,都觸犯了國家有關規定,要依法處理。 |
相關閱讀:
- [ 08-20]2015年全國月餅消費預計上漲10% 產品回歸傳統與文化
- [ 09-18]節前月餅消費進入最高峰 平價受追捧商家忙跑量
- [ 09-06]中國廉政風暴致高價月餅消費遇冷
- [ 09-04]鐘言:樂見月餅消費回歸理性后的連鎖反應
- [ 09-12]上海工商:中秋期間月餅消費糾紛增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